土袋围堰筑岛施工技术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袋围堰筑岛施工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适用范围
?适用公路桥梁土袋围堰筑岛施工。主要用于水深在3m以内,流速在1.5m/s以内,河床土质渗水性较小的地段。
三、交底内容
? ? 1、施工准备
?⑴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根据主体工程所在位置、现场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施工布置。根据水深、流速、地质情况、基础形式以及通航要求等条件,确定围堰的施工方式和填筑材料。
?⑵做好桥基主体的测量放样工作,并划定围堰范围,
?⑶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进场。施工人员进场
?2、材质要求
?土袋围堰用草袋、麻袋或土工织物(无纺土工布)袋装粘性土,人工装土,装土量约为袋容积的60%,袋口以铁丝或麻丝缝合。在水流流速较大时,过水面及迎水面的土袋内可装填粗砂或卵石。
?围堰中心部分填筑抗渗性较好的粘土及粘性土芯墙。
?筑岛材料宜用抗渗性较好的粘性土或砂夹粘土,岛面以下0.5m范围内用硬塑粘土填筑。土料内不允许含有树根、砖块等杂物或有机质的土。
?3、工艺流程
?土石围堰法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4、施工工艺
?(1)围堰修筑
?①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 堰顶宽度为2m,当采用机械挖基时,不小于3m。堰外边坡为1:0.5~1:1,堰内边坡为1:0.2~1:0.5。内坡脚与基坑的距离应根据河床土质及基坑开挖深度而定,不得小于1m。
?
?
?②围堰填土
?自卸车自外拉运粘土或砂夹粘土,沿河岸侧或浅水侧,自上游往下游向河中间逐步推进,将填筑料倒在露出水面的堰头上,由推土机从河边开始逐渐向河中间推挤,顺坡送入水中,避免直接倒入河中被水洗去泥土,或离析,造成渗漏。首次填筑应比河面高出50cm,首层填筑完成后用压路机压实,压实处理时应注意观察顶面距河面的高度不得低于河面。水面上的填土要分层夯实。
?③土袋堆码
?堆码土袋时,要求上下左右内外相互错缝,搭接长度为1/2-1/3,并应堆码密实平整。投放土袋时不宜采用抛投, 应顺坡送入水中,以免离析,造成渗漏。在水中堆码土袋可用一对带钩的杆子钩拉到位。必要时应抛片石防护,或者外圈改用竹篓或荆条筐内装砂石。在水不深但河床有一层不厚的易于透水的覆盖层时,为防止渗漏,可在外圈围堰完成后,先行抽水,至水深约50cm时,挖出内堰底下的覆盖层,然后堆码内堰土袋,填筑芯墙,即可防止河床漏水。
?④堰堤迎水面应筑成向堰外拱的弧形。围堰外形应考虑河流断面被压缩后,流速增大引起水流对围堰、河床的集中冲刷及影响通航、导流等因素,并应满足堰身强度和稳定的要求。堰内平面尺寸应满足筑岛施工的需要。
?⑤围堰应在下游背水侧合龙。围堰整体要求防水严密,减少渗漏
?(2)堰内筑岛
?①围堰合龙后。在堰内采用自卸汽车拉土筑岛,并用压路机压实。填出水面之后应分层进行夯实。岛面及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施工要求。
?②在斜坡上筑岛时应有防滑措施;在淤泥等软土上筑岛时,应将软土挖除,换填或采用其他加固措施。
?③筑岛岛面应比施工最高水位高出0.5~0.7m。筑岛外坡,根据施工需要可以在外坡面用草皮、柴排、片石或土工织物等加以防护。
?④筑岛完成,并经碾压达到施工所需地基承载力后,即可进行岛内桥体施工。
?(3)筑岛及围堰的拆除
?完成岛内桥体施工后,按修筑围堰和筑岛的顺序,逆向进行,挖除筑岛,拆除围堰。围堰拆除时应自下游至上游,由堰顶至堰顶,由背水面至迎水面,逐步拆除。并按照水利部门的要求,清理河道。
五、质量检查及检验标准
?土石围堰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方法
1 围堰体材料及填筑方法 符合工艺要求 全检,观察
2 填筑压实 符合工艺要求 全检,观察
3 围堰顶宽、高度偏差 ≤5Omm 全检,观察
4 围堰边坡坡度偏差 ≤2% 全检,坡度尺测量
六、注意事项
?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
?2、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坡率,只可缓不能陡。内坡脚与基坑的距离不得小于1m。
?3、围堰及筑岛填筑前,必须将河床底的树根、杂物等清理干净。
?4、土袋堆码上下层、内外层必须错缝搭接,不得存在通缝。
?5、围堰修筑顺序必须按要求自上游向下游,往河中央推进,最后在下游背水面合龙。
?6、围堰、筑岛填土时,必须碾压密实,如基底有软土,必须换填加固后再进行填筑。
?7、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筑岛及围堰。
七、安全环保要求
?1、安全措施
?(1)围堰筑岛施工时与相关管理机构保持联系,保证施工期间航道安全。与气象部门保持联系,确认洪汛日期,做好防洪防汛准备工作。
?(3)围堰筑岛施工期间派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日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