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致的诗意之瓮.doc

发布:2016-12-19约1.02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致的诗意之瓮 A Well Wrought Poetic Urn 约翰·多恩的诗歌《太阳升起》的“形式主义”解读 A Formalist Reading of John Donne’s Poem The Sun Rising 南健翀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要:从本质上讲,“陌生化”即是创作者殚精竭虑,以新颖的表述方式表达自己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的一种“个性化认知”,这种富有“叛逆意识的”个性化认知与表述可以激活我们对世界、对生活、对自己的重新判断与认识,鲜活艺术的生命力。在《太阳升起》这首诗中,多恩正是以其背离传统的情感表述、奇特的意象、反讽、歧义与悖论、戏剧化的诗歌技巧给读者构筑了一个“精致的诗意之瓮”。 关键词:陌生化 玄学诗 意象 反讽 歧义 悖论 Abstract: Defamiliarization is, in essence, the artist’s unique perception of the familiar world through his creative efforts and fresh expressions, and this rebellious and unique perception helps to activate people’s assessment of themselves, life and the world, thus vivifying the vitality of literature. In The Sun Rising, John Donne constructed “an intricate poetic urn” with his unconventional emotional expressions, unique images, irony, ambiguity, paradox, and dramatic techniques. Key Words: defamiliarization metaphysical poetry image irony ambiguity paradox 约翰·多恩(John Donne 1572-1631)是英国17世纪的“玄学”诗人,他以其奇思怪喻(conceit)、巧智(wit)、口语化的语言风格、戏剧化的表述方式一改英国自文艺复兴以来逐渐趋于甜腻、柔媚、贵族气、程式化的诗歌模式,开一代诗风。然而,多恩的努力和“标新立异”并没有得到其同时代人的认同。十七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戏剧家、评论家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曾讽刺多恩:“他喜弄玄学,不仅在他的讽刺诗中如此,在爱情诗中也是如此,爱情诗歌本应言情,他却用哲学的微妙的思辨,把女性的头脑弄糊涂了”。(王佐良 1983:242)18世纪英国古典主义者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也批评多恩总是把“杂七杂八的思想蛮横地拉在一起”,“千方百计炫耀他们的学识。”很显然,“玄学”在此有着明显的贬斥含义。事实上,以上的这些批评也的确道出了多恩诗歌的某些特点。到了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厌倦了“泛情”、矫饰的浪漫主义诗歌之后,人们逐渐对多恩及其玄学诗歌产生了兴趣,加之艾略特、叶芝、庞德等人的大力推崇,阅读、研究、甚至模仿玄学诗歌成为了一时的风气。 在对多恩诗歌中奇思怪喻、巧智、意象、语言特色、诗歌的表述方式探讨的基础上,研究者们似乎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多恩的玄学诗是对风行于16世纪后半叶的一味歌颂理想化爱情的甜腻腻软绵绵的彼特拉克式的十四行诗的一种“反叛”或者“背离”。他诗歌中所表现出的诸多二元对立情绪与思想,如灵与肉、理性与情感、谦卑与荣耀、做戏与奉献、原则与曲解,都有着深刻而复杂的个体以及社会历史原因。换言之,这种体现在诗歌文本中的张力冲突其实是作为历史存在的约翰·多恩的内心张力的一种外化,即“作为历史存在的诗人的具体的、个人化的切肤之痛以及17世纪英国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时代张力感”(张旭春1996:38)交互作用在文本上的具体投射。然而,若只是把多恩的玄学诗描述为对文艺复兴以来甜腻、柔媚诗风的反叛;若只是把多恩的玄学诗简单地定位为陈陈相因的文学流派发展链条上的一环;若只是满足于对奇思怪喻、巧智、意象等的探讨发掘,似乎不能充分地揭示多恩诗歌丰富的诗学、美学意蕴,也无法令人信服地说明艾略特等现代主义大师们为什么独独对玄学诗歌钟情有加。该文尝试转换一个角度,以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概念为切入点,探究多恩的诗歌《太阳升起》中所凸显的诗学、美学意蕴及其现代性。 肇始于20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摒弃了长期统治西方文学批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