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2信息检索工具工作原理.doc

发布:2017-04-19约1.9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厉庄高级中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信息技术学科电子教案 第  PAGE 7 页 共  NUMPAGES 7 页 课题:1.3.2 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 教案编号备课人使用时间1课时三 维 目 标1.了解各类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学会从不同的信息检索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工具来检索各类信息。教学重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教 学 过 程1.情境引入 以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为基础,提出问题:同学们想像一下信息检索工具该如何工作呢?展开讨论。 2.教学过程 过程一 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1)提出问题 ①描述你去买一枝钢笔的一般过程。 购物→描述商品特征→取货→交给顾客 ②利用全文搜索引擎查找夏季奥运会的由来,并观察操作的一般过程。如图 1-6 ~ 1-8 所示。 图 1-6 百度检索首页 图 1-7 百度检索结果页面 图 1-8 百度检索答案举例页面 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利用因特网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通过反馈,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 总结 全文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过程: 信息的关键词→数据库中检索→结果呈现。 (2)通过上述范例引申 从专业的角度给学生讲解搜索引擎的组成。 ①搜索器 ②索引器 ③检索器 结合例子“利用全文搜索引擎搜索, 07 年山东省高考方案”,给学生讲解搜索引擎各部分是如何展开工作的,特别介绍一下搜索器(包括网络机器人、爬虫、蜘蛛程序等)。如图 1-9 、图 1-10 。 图 1-9 百度检索结果举例页面 图 1-10 百度检索答案举例页面 进一步总结,得出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包括三个过程。 ①搜索器在因特网中发现、搜集网页信息。 ②索引器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组织,并建立索引库。 ③由检索器根据???户输入的查询关键词,在索引库中快速检出相关文档,进行文档与查询内容的相关比较,对检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过程二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 (1)提出问题 ①如果去学校图书馆借阅“短篇小说集”,该怎么去做,描述一般过程。 借阅图书→找书目→找相应书籍→从书架拿出 ②利用目录类搜索引擎查找“北京大学”的信息,如图 1-11 ~ 1-14 图所示。 图 1-11 检索过程页面一 图 1-12 检索过程页面二 图 1-13 检索过程页面三 图 1-14 检索过程页面四 查找北京大学内容→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 2)引申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网络目录资源从采集、索引分类、建库到建立用户界面的过程,与全文搜索引擎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网络目录通常是按照网络资源的主题性质进行分类,以某种分类体系为依据,将信息资源分为若干领域的主题范畴,然后再细分为各科专题目录,最后列出具体的相关网站(资源),形成一个由信息链组成的树状结构,即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 过程三 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比较 提问:通过上述学习,比较一下两种搜索引擎的优点和缺点。 (1)全文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关键词”比较迅速的找到所需信息,但是有时学术性较差。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可以没有特定的信息检索目标(关键词),其网页由人工精选,学术性较强,但是更新速度慢,有时不易找到所需信息资源。 比较两种搜索引擎的优点和缺点,得出一般搜索策略。 总结 利用因特网进行资源检索时的一般策略:如果大致了解某一个领域的信息资源,可以使用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如果对需要检索的信息资源目标比较明确,则可以根据信息资源的类型选择搜索工具。 过程四 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列出知识的结构框架,强调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形象地认知以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探索性学习,考查学生接受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通过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布置 作业板书 设计课后 反思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注:1、课题字体:黑体小二加粗 2、栏目字体:仿宋四号加粗 3、内容字体:宋体小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