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根据《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河北省“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和《沧州市“十三五”期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以及《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和目的意义
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以来,我县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的医改决策部署,狠抓医改重点任务落实,到“十二五”末,各项工作均按时间节点落实到位。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全民医保制度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40元。县政府出台了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县医院、中医医院全部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长,全县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1.3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0.91人,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2.83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本构建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推进“十三五”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深化对医改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医药卫生体制,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构想,坚持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使命,立足我县实际,按照“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力度,把建机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强调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实行分级诊疗,统筹城乡发展,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中心。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公平可及、群众受益,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完善基层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充分发挥医疗、医保、医药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协同合作,强化政策联动,形成改革合力,提升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培育科学合理就医理念,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坚持突出重点、试点示范、循序渐进。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坚持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协同推进,注重长远目标与近期重点相结合,积极稳妥地推动医改不断深化。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上取得突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
——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政府对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稳步提高;
——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以上;
——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4.23张,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以上;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稳步提高;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28%以下;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或接近76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6‰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分级诊疗制度
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实际推行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模式,2017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起符合县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1、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立足我县卫生发展实际,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与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