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临床实践.ppt

发布:2016-11-10约4.3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潘 爱 红 主要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TQM) 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 指组织中所有成员、部门、系统,持续改进组织产品及服务过程,-全面 以满足或超越顾客的期望及需求,-质量 使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一套原则与程序。-管理 理念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定义和内涵: 持续质量改进的观点是由美国著名学者W Edward Deming倡导的全面质量管理演变而来的。最初应用于工业。持续质量改进,是通过过程管理不断改进工作,使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 持续质量改进具有先进的系统管理思想,应用于医疗: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目的是使患者及其家属满意。质量改进的必然效果是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质量改进是一种持续性研究,不断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质量达到更优、更高的标准。 国内持续质量改进的发展过程 自2004年以来国家质量论坛共发表了15项护理敏感性绩效指标:如压疮的发生率、跌倒的发生率;监护患者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高危患者中心静脉插管相关的感染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关戒烟宣教;护理人力组合、每例患者每天的护理时数等。 如何做好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走进临床,评估质量 交班、巡房 思考—— 质量管理就是管我吗? 制度管人就是按标准检查吗? 护理层级管理就是层级考核与检查吗? 如果不是,究竟谁对质量负责? 我们的经验与体会 建立前瞻性质量管理模式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 基础护理 分级护理 专科护理 危重患者护理 整体护理、满意度 护理安全管理、文书书写 消毒隔离、病房管理 护理技术操作 核心制度是护士工作的指南和依据 将终末式的监控行为转变为为一线护士提供指导、指引、培训等的服务行为,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的同质性和有效性。 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 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 质量改进与成效分析 质量改进案例 从图表中找出薄弱项目:护理安全,主要问题是 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保证化验标本采集和送检质量的改进方案 ——人员方面改进 方法改进 工具改进 信息传递方面改进 实施方案 具体目标 改进系统和流程 ——改变护理管理理念 ——改变护理管理理念 ——改变护理管理理念 实现护理质量管理的改变 检查并总结所做工作,并填写QI报告单上报,在全院会议上交流。 将改进措施上升为新的工作质量标准,使质量保证(QA)上一个台阶。 PDCA循环图 Check 原因分析(鱼骨图) 效果评价 Action Do 确定目标 达成方法(5w2h) Do 沟通教导 具体执行 Plan (短期)纠正措施 (长期)预防机制 1 2 3 先从图表找出最薄弱质量项目 安全 管理 患者安全目标 100% 100% Slide Design Password 化验标本采集和送检不附合要求, 影响化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哪个环节? 方法 人员 护士不够重视 配送员缺乏知识 采集时间无法确定 信息传递障碍 分类不认真 化验项目不清楚 血气针筒漏气 无合适的运送器 工具 信息 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缺乏采集知识 不能及时送取 标本签收不到位 化验接受点分散 缺乏采集知识 “指南”不适应 不按操作程序 试剂质量不好;仪器故障 未及时接受到信息 无法追溯到准确的标本采集时间 信息传递障碍或接受信息不及时 无合适的运送样本容器 标本容器有漏气、负压不够等现象 化验试剂质量、仪器故障 护士对化验标本采集的知识缺乏,不重视 医生开具化验项目不清 配送人员知识缺乏,分类不清,送检不及时 标本签收未到位 化验标本的采集知识缺乏 化验接受点分散,给运送者带来麻烦 指南不适应 医护人员不按操作程序进行 方法 人员 工具 信息 让我们 静静地开始 思考 从 这里 二周内 配送中心护士长 配送人员 三周内 临床科室护士长 护理人员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项目 小组成员分工 三周内 临床科室主任 临床医师 二周内 检验科主任 检验医师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项目 人员方面改进(2) 立即就送 科室护士长 配送中心护士长 检验科主任 化验单送出认真核对 二周内 检验科主任 印发新的“采集标本”指南 三周内 检验科主任 科室护士长 配送中心护士长 标本登记和签收 “急诊”标本登记签收时间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项目 三周内 检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