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县新圩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INI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 2008年 第 18卷 第 8期
文章编号:1005—6033(2008)08-02I3-02 收稿 日期:2008—0I一20
靖西县新圩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李俊荣
(广两壮族 自治 二七四地质队,广两北海,536005)
摘 要: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靖西新圩铝土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关键词:新圩铝土矿 ;地质特征;控矿因素;靖西县
中图分类号:TD862.5 文献标识码 :A
靖两县新圩铝土矿是继平果铝土矿后发现的义一大型铝土矿,分布 由原生铝土矿经长期风化淋滤,矿石 巾大部硫及部分硅 、磷等有害
在广西靖两县境内,面积达 260km2,初步探获矿石储量 C+D+E近 1.2亿 元素流失,铝 、铁相对富集而形成。区内的原生矿露头已脱硫去硅形成残
t,其外围找矿前景极为广阔。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笔者多年在矿区的丁作 积矿,矿体平均品位 :AI2O351.26%~58.75%,SiO24.7l%~1O.15%,Fe2O3
经验,谈谈靖西县新圩铝土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19.09%一24.89%,SO.02%~0.2l9%。其氧化深度不详,但可根据其露头标
高与当地的侵蚀基准面的标高进行估算。目前所控制矿量为 300t,可与
1 地质概况 堆积铝土矿一同开发利川。
2.1.4 矿石结构构造
新圩铝土矿床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南华准地台的华南褶皱系两南的
原生矿与残积矿的结构构造基本一致 ,具砂状 、豆鲕状 致密块状结
右江地槽褶皱带内,具体位置位于平果 、田东、田阳、德保、靖西矿田组成
构,其 巾以豆鲡状 、砂状结构常见。构造一般为块状、层纹状构造。原生矿
的桂西成矿带的西南端。矿床沿新圩向斜的两翼,呈斜 v字形展布。出露
和残积矿 的矿石矿物组分与堆积铝土矿相同。
的地层有:上泥盆统融县组,石炭系下统岩关阶和大塘阶,巾统大南组和
2.2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
黄龙组,上统马平群,二叠系巾统栖霞阶和茅 口阶,上统合山组及三叠
岩溶堆积铝土矿南原生铝土矿在碳酸盐岩喀斯特化的过程中受溶
系。岩性单一,以碳酸盐岩为主。区内断裂发育,展布方向以北两为主,次
蚀、溶解 、破裂及崩塌 ,形成大小不等的粒状矿块,碎屑最终与红色黏土
为北东向。矿Ⅸ内无侵入岩Ⅲ露,仅在局部地段有海底基性喷出岩和海
堆积于岩溶地貌单元中而形成。原生锅土矿石在岩溶及岩溶堆积的过程
底酸性喷出岩出露,前者产于岩关阶下部灰岩巾,后者产于三叠统北泗
巾进一步得到风化淋滤改造,矿石中的大部分硫和部分硅流失而Al’0,
组中部灰巾。矿区地属北回归线南侧,属亚热带气候,岩溶地貌发育,具
和Fe:O,相对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