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材料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工业大学
生
态
环
境
材
料
论
文
班级: 生物工程一班
姓名: 樊罕
学号: J1309120139 _
目录
0前言 3
1生态建材 3
1.1生态建材的概念 3
1.2生态建筑材料的特点 3
1.3生态建材发展的基本原则 4
1.4生态建筑材料的分类 4
2无机生态建筑材料 4
2.1水泥混凝土的生态环境化 4
2.1.1高贝利特水泥 5
2.1.2少熟料和无熟料水泥 5
2.1.3低温再生水泥 6
2.2生态陶瓷 6
2.2.1抗菌陶瓷 6
2.2.2陶瓷透水砖 7
2.2.3 木材陶瓷 7
2.3生态玻璃 7
2.3.1自洁玻璃 7
2. 3.2泡沫玻璃 7
2. 3. 3 工业废渣微晶玻璃 8
2. 3. 4 复合防火玻璃 8
2. 3. 5 玻璃马赛克 8
3结语 9
浅谈生态建筑材料
樊罕(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
摘要:建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所关注。如何把生态学运用到建筑领域,造就“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设计一大热点。开发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大量利用由固体废弃物所制造的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绿色建材对于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字:生态材料 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
0前言
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自然为基础,与环境承受能力相协调。建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能源消耗,有害气体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这些影响都和建筑用到的建筑材料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研究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材料及其运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探索开发既具有良好性能和功能又有利于人类的健康而且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及其制品,即生态建筑材材。
生态建材的研制与使用对于生态建筑设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建筑综合了建筑学、生态学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把建筑筑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安全无污染的生存环境。建材行业对资源和能耗的巨大消耗、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使得建筑设计人员力图寻求最佳的建筑材料,以达到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1生态建材
1.1生态建材的概念
生态建材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等过程中,对环境负荷最小且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1.2生态建筑材料的特点
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所以其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环境污染小,避免温室效应和破坏臭氧层;再次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生态建筑材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原材料的选取尽可能少用天然材料,多用废弃物。
(2)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
(3)在材料生产过程中不添加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
(4)材料的设计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环境为目的。
(5)副产品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环境负荷小。
(6)具有地方特色,降低运输能耗。
(7)包装材料尽量少。
1.3生态建材发展的基本原则
生态建材要从材料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使用工程和废料处理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其对环境的
1.4生态建筑材料的分类
不同的研究者对生态建筑材料的分类不同。有研究者认为可分为:天然建材、循环再生建材、低环境负荷建材和环境功能性建材;也有研究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加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复合型建材;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根据生态建材的性能分为:节能型、利废环保型、安全舒适型、保健型和特殊环境型。
2无机生态建筑材料
2.1水泥混凝土的生态环境化?
环境友好型生态混凝土是指与地球生态环境友好的混凝土,目前其生态化的技术途径主要有如下三种:
(1)降低制造时对环境的影响。这种技术途径主要通过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来实现,例如采用城市垃圾焚烧灰和下水道污泥、工业废弃物作原料生产水泥;又例如利用火山灰、高炉矿渣等工业副产品混合生产混凝土,这种方法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少占用土地。再生混凝土是将用过的混凝土粉碎作为骨料再生使用,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废弃物、骨料物质、石灰石资源、二氧化碳的排放等问题。它也是水泥混凝土生态化的一种主要技术
(2)降低使用时对环境的影响。这种技术途径不是通过生产混凝土自身来降低环境的负荷,而是通过使用方法来降低环境负荷。如通过提高混凝土的耐性来提高建筑物的寿命;或者通过加强设计和管理来提高建筑物的寿命,混凝土延长了寿命相当于节省了资源、能量。
(3)利用混凝土本身特性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这种技术途径是利用其本身具有降低环境负荷的能力来降低周围环境负荷。例如多孔混凝土,它本身含有大量的连续小孔隙,单个孔隙和孔隙相连时其性质会很不同。通过控制不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