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方案.docx
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方案
(1)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砼正式大面积施工前3天,选定一段合适的不少于300m的地段(半幅)做试验路,通过成功的试验路获得的数据来指导后续施工。试验段的施工分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试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b通过试拌确定拌和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及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控制参数。
c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d确定施工作业段的合理长度,制订施工计划。
e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在试验路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分析,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监督,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确定有关成果。
(2)施工顺序
沥青砼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试拌铺筑试验段→试验成果指导施工→设置交通标志及安全作业区→测量放样→清理、检查下承层→撒布粘层油→沥青砼拌和→出厂检测→保温运输→摊铺→温度检测→初压、复压、终压→待温度低于50°C后撤除交通标志→恢复交通→检测、计量资料→报工程师审批
(3)施工过程控制
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车辆的安排要保证摊铺机前始终有4-5辆料车。由于施工时,此路段处于边施工、边通车状态,施工危险性较大,必须加快施工速度。为此,我们配备了足够的运料车,以满足施工的连续性。
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箱底板面及侧板必须清洁,不得沾有有机物质,为防混合料粘在车箱底板可涂刷一薄层非石油基质混合液。
为了尽可能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以及防止灰尘污染混合料,运料车上均要覆盖篷布,以确保运送到现场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满足要求。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应废弃。
(4)混合料的摊铺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采用两台摊铺机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的距离为10-20m,前后两台摊铺机需有30-60mm的搭接。
在进行沥青路面摊铺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检查,把质量隐患杜绝在下道工序之前,检查的内容有铣刨处理程度、粘层油洒布均匀程度等。同时对与沥青混合料接触的内侧壁涂上粘层沥青,加强粘接。
摊铺前,设置找平基准线,制作标准垫块等工作,通过试验段铺筑的成功经验,确定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松铺系数、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等数据。
摊铺前,摊铺机要提前30-60分钟就位调整好预拱度,并将熨平板预热到120℃后,再进行摊铺,改性沥青砼摊铺温度不低于160℃,摊铺过程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后的混合料,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出现下列情况时除外:
△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构造物接头部分缺料
△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明显不平整
△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的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并开始缓慢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尤其是改性沥青混合料,防止硬结。
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紧跟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或遇雨时,立即停止摊铺,并做好沥青混合料的保温工作。
(5)碾压
碾压作业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实度的温度下进行,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少水的原则。改性沥青砼开始碾压温度不低于150℃,改性沥青砼路面碾压终了表面温度不低于90℃,压实工作按铺筑试验路面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和程序进行。碾压的一般程序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我们采取的压实方法:初压1-2遍(静压)→复压1-2遍(振动)+胶轮碾压3-5遍→终压2遍(静压)
初压:用双钢轮压路机紧跟着摊铺机静碾1-2遍,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损失。碾压时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从低处向高处碾压。初压后马上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整乃至返工。
复压: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压1-2遍,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3-5遍,紧跟着初压后开始,且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的碾压长度尽量缩短,不超过60-80m。
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振静碾2遍,并以消除轮迹为度。
碾压时,相邻碾压带均重叠一定的轮宽,压路机行走的路线来回都是直线,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呈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碾压速度保持慢而均匀,初压速度为2-3km/h,复压速度振动压路机为3-4.5km/h,胶轮压路机为3-5km/h,终压速度为3-6km/h。
沥青砼的碾压非常关键,因此压路机操作工的职业素质、操作水平至关重要,我们将选派责任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