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工“传热学”实验安排与实验指导书分析报告.doc

发布:2016-04-07约9.16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科热工“传热学”实验安排 一、时间:2014.12.15下午2:00 学号1-22号 2014.12.15上午4:00 学号23-44号 二、地点:新校区A4楼411 三、内容:实验一 球体法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二 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实验 实验三 中温辐射黑度的测定 四、要求 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 2、按时参加实验。 3.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并作好记录。 4.实验结束时,经指导教师审阅实验记录后,方可结束实验。 5.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 传热学 》 实验指导书 周露亮 编 2012年11月 目 录 实验要求 2 实验一 球体法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 3 实验二 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实验 7 实验三 中温辐射黑度的测定 11 附录1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 16 附录2 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使用方法 17 实验要求 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在实验室要首先熟悉实验装置的构造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贵重仪器时需得到指导教师的许可,方可动用。 3.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细致地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作好记录,通过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 4.实验结束时,学生先自行检查全部实验记录,再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方可结束实验。 5.学生实验时,如出现实验仪器损坏情况,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6.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实验一 球体法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巩固稳定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球体法测定物质的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实验测定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λ; 3. 绘制出材料导热系数λ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 加热圆球(见图1)由两个壁厚1.2毫米的大小同心圆球(1)组成。小球内装有电加热器(2)用来产生热量。大球内壁与小球外壁各设有三对铜-康铜热电偶(4)。当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通过中间的测试材料(3)传到外球,再由外球传给空气。 1.大小同心球; 2.电加热器; 3.颗粒状试材; 4.铜康铜热电偶; 5.专用稳压电源; 6.专用测试仪; 7.底盘; 8.UJ36a电位差计 图1 加热圆球示意图 测取小球的温度t1,t2,t3, 取其平均温度:T1=(t1+ t2+ t3)/3; 测取大球的温度t4,t5, t6,取其平均温度:T2=(t4+ t5+ t6)/3; 根据圆球导热公式:λ=[UI(1/ D1-1/D2)]/[2π(T1+ T2)]-----------(1); 式中: U——加热电压; I——加热电流 ; D1——小球直径 ; D2——大球直径 ; 三、实验装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实验装置YQF-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的面板图见图2 专用电源的面板图见图3 图2 YQF-1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的面板图 图3 专用电源的面板图 1.电源开关;2.电源指示灯;3. 3.5位数显毫伏表;4.毫伏表调零电位器;5.补偿电压调节电位器;6.补偿按键;7.热电偶测量电压输出端;8.热电偶输入选择开关。 1.电源开关; 2.电源指示灯;3.电压表;4.电流表;5.过载指示灯;6.电源输出端;7.电源输出粗调; 8.电源输出细调。 1.加热圆球 1.1测量材料:颗粒状材料,例如黄沙,珍珠岩等 1.2测量温度范围:50℃~200℃ 1.3加热电压:0~60V 加热电流:0~1A(因不同的材料而不同) 1.4圆球尺寸:小球直径D1=80mm 大球直径D2=160mm 1.5稳定时间:约4~5小时 2.导热系数测定仪 2.1数显毫伏表:3.5位显示,量程0~20mV,测量精度:0.1%±2个字 2.2温度补偿范围:-10℃~40℃,补偿精度±0.5℃ 3.专用电源 3.1输出电压:0~80V 3.2输出电流:0~1A 3.3连续工作时间:8小时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使用前,先在加热圆球的顶部用漏斗装入测试材料,如果已加好试材,则可进行实验。 1.按图3所示进行仪器的连接。稳压电源的输出通过电流表专用插头接到加热圆球底盘上的插座。电源输出“+”端串接电流表。电流表“-”与电源输出“-”端并接电压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