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国文学7.doc

发布:2015-08-18约1.2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1、“希腊化”:公元前4世纪末叶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从马其顿王亚力山大东侵直到希腊被罗马灭亡这段时期,希腊文化向外传播并和东方文化相互交流。 2、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一部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大约公元前9世纪与公元前8世纪之间,一位盲诗人荷马以在小亚细亚一带流传着许多歌颂这次战争中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的短歌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二、简析阿基里斯人物特点: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象征,暴躁易怒是其主要特征,带有神话色彩。他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非常骁勇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他英勇善战,珍视友谊,单纯固执,天真任性,富有同情心,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阿基琉斯之踵”。它的行动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这正是部落英雄的特色。 三、俄狄浦斯王的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故事情节: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拉伊奥斯预知自己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因此,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他父亲让牧人把他抛弃,但是,科林斯王发现了他,把他收为养子。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知道自己可怕的命运,便逃了出去,可事不凑巧,他恰好来到了忒拜,误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在那里当了国王,还娶了前王的妻子。后来,忒拜城里发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弄得人心慌慌。神说只有找出杀害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而当地的预言家说凶手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不信,认为是有人陷害他。王后告诉他前王是在一个三叉路口被人杀害的,俄狄浦斯怀疑前王是自己所害,因为他确实在一个三叉路口杀害过一个老人。后来,经过调查,找到了当年的牧人,事情的真相大白,应了神的预言,俄底浦斯受到命运的惩罚。俄底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的忒拜王国流放自己...... 主题: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的爱国爱民的国王。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斗争构成了尖锐的悲剧冲突。诗人相信命运和命运威力,但是,诗人的同情完全在俄狄浦斯一边,这只能说明命运是不合理的。这种对于命运抗争的英雄精神的肯定和在客观上对命运的合理性的怀疑,正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正是当时雅典自由民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一方面又感到惶惑的矛盾心理的表现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1、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时代(12—13世纪)的产物,属于世俗封建贵族的文学,以法国的成就最高。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类。抒情诗最早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内容是描写骑士“典雅的爱情”,歌颂骑士之爱,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叙事诗盛行于法国北部,描写骑士为了荣誉、爱情和宗教而进行的各种冒险。它分为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庭系统。由于骑士生活在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下层,了解民生疾苦,仗义行侠,重视尘世爱情生活,要求突破禁欲主义的束缚。骑士文学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和长篇小说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城市文学:是随着城市的建立和发展产生的市民文化,是适应市民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在非教会的世俗文化土壤中应运而生的。它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直接取材于现实,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它主要的创作手法是讽刺。作品语言生动鲜明,风格朴素活泼。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代表作是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 二、《神曲》的主题思想:缘于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广大民众遭罹难的哀叹。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指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对迷路,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写,象征着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向光明和至善的历程。为祖国探索一条政治上和道德上新生和复兴的道路。黑暗的森林象征着意大利的现实,三头野兽象征着阻碍人们走向光明的邪恶势力。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象征人类在理性指导下认识罪恶与错误从而醒悟、获得新生的过程。贝阿特丽采象征信仰,她引导忠于信仰的人达到思想的至善境界。 三、简析《神曲》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两重性 思想矛盾性(两重性):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浓厚宗教神学思想;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思想中最早流露出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1.对待爱情的态度:诗中写道:当但丁和维吉尔来到地狱第二层的时候,有两个灵魂双双向诗人飘来,他们是弗兰采斯卡和保罗,向他泣诉自己的遭遇。弗兰采斯卡奉父母之命,许配给贵族贾乔托为妻。贾乔托的弟弟保罗是一个美男子,常和弗兰采斯卡在一起读“圆桌故事”。爱很快地煽动了软弱的心,使他们热恋起来。后来,贾乔托发现了他们的隐情,杀死了他们。但丁听了十分感动,一阵心酸,竟晕倒在地。这里便反映了但丁的思想矛盾。 2.对待古代文化和古代学者的态度: 3.对待教会的态度: 4.对待封建统治者的态度: 5.对待贝阿特丽采的态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