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H 0059-1996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pdf

发布:2023-08-04约4.1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H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0059-1996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1996-12-01实施1996-05-24发布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发 布 SH/T 0059-1996前·言本标准是等效采用欧洲协调委员会CECL—40—T—87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对SH/T·0059一91《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进行修订。CECL-40—T—87与SH/T0059—91在原理上相同,但称样量、试验温度、压力范围、试验时间的控制都更精密,方法的精密度更高。另外CECL-40—T一87还要求用参考油标定仪器,这样可确保试验结果有较高的精密度及较强的可比性。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宿淑簸。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1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SH/T 0059--1996(诺亚克法)代替SH/T.005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诺亚克蒸发损失测定仪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和润滑油基础油。2引用标准GB/T514一83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SH0004-90橡胶工业用溶剂油注: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上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蒸发损失evaporationloss试样在蒸发埚内加热并抽出恒定气流时试样的质量损失。4方法概要试样于蒸发损失测定仪中,在250℃和恒定的压力下加热1h,蒸发出的油蒸气由空气携带出去。根据加热前后试样质量之差测定试样的蒸发损失。5仪器与材料5.1仪器5.1.1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见图1):用铝合金制成的加热装置。加热体由底部及四周的电加热器加热,并有绝缘及绝热层保护。总功率为1.0~1.2kW,两组电加热器之间的功率差不应大于0.15kW。在加热体的中央有一个放置蒸发埚的孔座,加热体中央孔座后面中心等距离的两个附加的孔,用于安放温度计及温度传感器。加热体与蒸发埚、温度计及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空间填装伍德合金。加热体中心孔座周围的两个螺钉,用于阻止蒸发埚浮起。加热体加热到250℃时必须显示适当的报警信号。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6-05-24批准1996-12-01实施1 SH/T 0059-1996单位:mm1819接泵121蒸发;2一加热体;3-伍德合金;4—温度计;5—温度传感器;6一埚盖上弯管;7、9、16、19、20—橡胶管;8—Y型玻璃管:10—斜管式压力计;11—放气阀;12—T型玻璃管;13、14一稳压瓶;15、17、18一玻璃管图1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安装示意图5.1.2蒸发(见图2):由不锈钢制成,在支承环上刻有安装蒸发埚盖的螺纹。镀镍黄铜制成的蒸发盖通过一锥形法兰紧密地盖在蒸发埚上。蒸发埚盖上有三个火钢制成的透气孔。向下弯曲倾斜的吸气管用螺丝紧密地固定在盖的中心。 SH/T0059-19960±0分20午99$59.820千92$52±0.1$58±0.1~钟8~230图2蒸发5.1.3天平:感量0.01g。5.1.4温度计:采用M260(DIN12785)技术要求,其测量范围为40~260℃,分度值为1℃,外径为10mm士0.5mm,总长为300mm,漫入深度为48mm,或符合GB/T514开口闪点用1号温度计技术条件。5.1.5斜管式压力计:能显示196Pa士±2Pa(20mmH20士0.2mmH0)压差,液体介质水。5.1.6真空泵:负压值能调整到196Pa的压差。5.1.7秒表:分度值为0.2s。5.2材料5.2.1·Y型玻璃管:内径4mm,两段平向管各长45mm,其角度要求是当平向管与蒸发埚盖吸气管相连时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竖向管长60mm,末端倾斜45°角。5.2.2玻璃管:内径4mm,进入瓶内的末端倾斜45°角。5.2.2.1臂长100mm,弯管角度大约80°。3 SH/T 0059—1996-5.2.2.2臂长100mm,伸入瓶内长度距离瓶底20mm,弯管角度大约100°。5.2.2.3臂长100mm,弯管角度大约905.2.3稳压瓶:2L玻璃瓶两只,瓶口用橡胶塞连接进出管。5.2.4橡胶管:内径4mm,长40mm三根,长300mm一根,长100mm一根。5.2.5T型玻璃管:接放气阀。5.2.6绞刀:直径2mm。5.2.7球形滚珠:直径3.5mm。5.2.8埚扳手。5.2.9伍德合金:熔点约60℃。5.2.10细金刚砂粉:粒度240。5.2.11.仪器参考油:RL-172/2(RL-N参考油)。注:加德士公司生产的仪器参考油蒸发损失范圃为14%(m/m)~16%(m/m),每一批仪器参考油都应提供明确的给定值。5.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