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六章].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投资管理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业投资的分类 (二)掌握证券资产的特点和证券投资的目的 (三)掌握证券资产投资的风险 (四)熟悉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及其测算 (五)熟悉投资管理财务评价指标 (六)熟悉项目投资财务决策方法 (七)熟悉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的价值估计 (八)了解企业投资管理的特点、管理原则 第一节 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企业投资,是企业为获取未来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 一、企业投资的作用 (1)投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2)投资是获取利润的基本前提;(3)投资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投资管理的特点 (1)属于企业的战略性决策;(2)属于企业的非程序化管理;(3)投资价值的波动性大。 三、企业投资的分类 (一)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按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企业投资可以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将资金直接投放于形成生产经营能力的实体性资产,直接谋取经营利润的企业投资。间接投资,是将资金投放于股票、债券等权益性资产上的企业投资。 (二)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 按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企业投资可以划分为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 企业可以通过投资,购买具有实质内涵的经营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形成具体的生产经营能力,开展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类投资,称为项目投资。项目投资的目的在于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能力,以获取更多的经营利润。项目投资,属于直接投资。 企业可以通过投资,购买具有权益性的证券资产,通过证券资产上所赋予的权力,间接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投资收益。这种投资,称为证券投资。 (三)发展性投资与维持性投资 按投资活动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前景的影响,企业投资可以划分为发展性投资和维持性投资。发展性投资,是指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投资。维持性投资,是为了维持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正常顺利进行,不会改变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发展全局的企业投资。 (四)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 按投资活动资金投出的方向,企业投资可以划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是指在本企业范围内部的资金投放,用于购买和配置各种生产经营所需的经营性资产。对外投资,是指向本企业范围以外的其他单位的资金投放。 (五)独立投资与互斥投资 按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企业投资可以划分为独立投资和互斥投资。 独立投资是相容性投资,各个投资项目之间互不关联、互不影响,可以同时并存。独立投资项目决策考虑的是方案本身是否满足某种决策标准。 互斥投资是非相容性投资,各个投资项目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替代,不能同时并存。互斥投资项目决策考虑的是各方案之间的排斥性,互斥决策需要从每个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四、投资管理的原则 (1)可行性分析原则;(2)结构平衡原则;(3)动态监控原则。 第二节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常用的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年金净流量、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和回收期等,围绕这些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也产生了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回收期法等评价方法。同时,按照是否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来分类,这些评价指标可以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称为动态评价指标,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称为静态评价指标。 一、项目现金流量 由一项长期投资方案所引起的在未来一定期间所发生的现金收支,叫做现金流量(Cash Flow)。其中,现金收入称为现金流入量,现金支出称为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相抵后的余额,称为现金净流量(Net Cash Flow,NCF)。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指的是现金净流量。 (一)投资期 投资阶段的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流出量,即在该投资项目上的原始投资,包括在长期资产上的投资和垫支的营运资金。 (二)营业期 营业阶段是投资项目的主要阶段,该阶段既有现金流入量,也有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主要是营运各年的营业收入,现金流出量主要是营运各年的付现营运成本。 在营业期不追加营运资本投资的情况下,投资项目正常营运阶段所获得的营业现金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进行测算: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所得税=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收入×(1一所得税率)一付现成本×(1一所得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率 式中,非付现成本主要是固定资产年折旧费用、长期资产摊销费用、资产减值准备。 (三)终结期 终结阶段的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流入量,包括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抵税和垫支营运资金的收回。 二、净现值(NPV) (一)基本原理 净现值(NPV)=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计算净现值时,要按预定的贴现率对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贴现,预定贴现率是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净现值为正,方案可行,说明方案的实际报酬率高于所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