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起点考历史试卷.docx
荆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起点考试
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货殖列传》载“太公望封于营丘(临淄),地潟卤(盐地,不适宜耕种),人民寡,
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通商)鱼盐,则人物归之。”这反映了()
A.临淄因经济发达成为城市B.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C.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发展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2.“商鞅变法在精神文化层面保留了秦国的文化传统,进而获得了成功;北魏孝文帝改革大
量吸收了汉文化,腐蚀了拓跋族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埋下了六镇之乱的祸根”。该历
史表达旨在强调,改革要()
A.顺应历史发展潮流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依托本民族的文化D.采取多样化的策略
3.《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如表所示是《唐律疏议》中的节选篇目。由此
可知,《唐律疏议》()
“率土黔庶,皆有籍书。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
《户婚长合徒三年”;“每丁,租二石,调絁、绢二丈,绵三两……”;“诸
律》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
财没不追”
《职制“若……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诸监临主司受财
律》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疋(同匹)加一等,十五正绞”
A.强调礼法结合B.重视官民治理
C.注重官员监察D.限制土地兼并
4.下图所示为南宋赋税收入与会子(纸币)发行额(单位:万贯)据此表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B.纸币市场信用下降
C.纸币成为主要货币D.政府财政收入充盈
5.下表为1570至1760年间,中国到马尼拉贸易的帆船数量统计。据此可知()
年代总数(艘)平均数(艘/年)
1570—1579年757.5
1580—1643年167726.2
1644—1684年2716.6
1685—1716年52516.4
1717—1760年54912.5
A.中国海外贸易盛极而衰B.西方殖民侵略困扰民间贸易
C.政府政策影响海外贸易D.国际局势变化左右中外贸易
6.下列史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史料结论
周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百工谏,商周政体具有原始民①
庶人传语,近臣尽规,而后王斟酌焉。主传统
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秦汉的中央监察体系②
多少,上其集(计)簿。有利于澄清吏治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魏晋九品中正制度抑③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制了门阀士族的发展
王阳明曰: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明朝儒学士人投身基④
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层,教化乡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以下是学者在《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中收录的一份土地买卖契约。此契约可佐证当时
()
张门毛氏……民田四亩五分……其四址:上至永德房田,下至出业人田,里至……出
业人田,外至蒋家浦人更山为界……三面议开,田价钱壹百念(廿)壹千文正,其钱
当日随契收足……此系两愿,各无异言,立此永卖契为照。
道光十七年三月
注:“三面议开”指买方、卖方和证人三方商议确定,是清代契约的固定格式。
A.契约格式固定不变B.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C.货币信贷显著发展D.市场交易程序规范
8.1912年孙中山认为“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1919年,孙中山在发表的《实
业计划》中提出“铁路能使人民交接日密,祛除省见,消弭一切地方观念之相嫉妒与反
对……各处方言将归消灭,而中国形成民族共同自觉之统一的国语必将出现矣”。孙中山
观念的转变()
A.深受国内外政局变动的影响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繁荣
C.体现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D.有利于民主共和制度的巩固
9.下表是晋察冀边区北岳区1943年土地买卖关系表(单位:亩),这主要得益于根据地()
阶层卖土地数卖出百分比买土地数买入百分比
工人40.11%29.801.35%
雇农7.30.2%102.154.63%
贫农492.4613.4%669.8930.396
中农765.020.93%1192.1854.1%
富农1061.3329.06%113.775.16%
地主1320.6136.13%35.251.59%
小工商业者4.500.12%60.702.71%
A.减租减息政策的执行B.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
C.贯彻“三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