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9月远程教育统考模拟题大学语文试卷B5含答案.doc

发布:2017-06-19约2.7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语文试卷B5 一、判断题 1.现行汉字手写体软笔字指传统的毛笔字。( ) 答案:正确 2.诗歌《莎扬娜拉》的作者是闻一多。( ) 答案:不正确 3.《聊斋志异》采用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手法。( ) 答案:正确 4.只要有网络就会有阅读。( ) 答案:正确 5.《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 答案:正确 6.陶渊明的《饮酒》诗共有38首。( ) 答案:不正确 7.孔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道”。 ( ) 答案:不正确 8.陆游是南宋中期爱国诗派的一面旗帜。( ) 答案:正确 9.张若虚的代表作是《秋登万山寄张五》。( ) 答案:不正确 10.我国第一部词的总集是《云谣集杂曲子》。( ) 答案:正确 11.“易安体”指的是李清照词的风格。( ) 答案:正确 12.被苏轼赞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韩愈。( ) 答案:正确 13.鲁迅称中唐古文运动是“文学上的一次革命”。( ) 答案:不正确 14.传奇的下场诗用于表明本出结束,或者总结本出和为下出留下悬念。( ) 答案:正确 15.闻一多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答案:正确 16.沈从文写有著名散文集《湘西》。( ) 答案:正确 17.散文名篇《香市》的作者是茅盾。( ) 答案:正确 18.我国最早的新式戏剧社团是春柳社。( ) 答案:正确 19.小英子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说《小二黑结婚》。( ) 答案:不正确 20.阅读注重原著,不必了解作者和作品内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 ) 答案:不正确 二、选择题 21.典故的运用( )。 A.不能改造 B.不可引申 C.可用原意 D.与现实无关 答案:C 22.“白乐天体”出现于( )。 A.北宋初期 B.北宋中期 C.北宋后期 D.南宋时期 答案:A 23.下列诗歌属于汉代楚歌的是( )。 A.《湘夫人》 B.《战城南》 C.《大风歌》 D.《十五从军征》 答案:C 24.《史记》共有( )。 A.305篇 B.58篇 C.130篇 D.491篇 答案:C 25.下列作品属于元代前期公案剧的是( )。 A.《李逵负荆》 B.《陈州粜米》 C.《西厢记》 D.《秋胡戏妻》 答案:B 26.《秋声赋》的作者是( )。 A.司马光 B.欧阳修 C.苏轼 D.周敦颐 答案:B 27.下列词人属于晚唐的是( )。 A.张志和 B.李煜 C.温庭筠 D.冯延巳 答案:C 28.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作者是( )。 A.冯至 B.王力 C.闻一多 D.钱钟书 答案:D 29.成功地表现了一代青年“沉沦的痛苦”与“苏醒的欢欣”的女性诗人是( )。 A.冰心 B.林徽因 C.舒婷 D.翟永明 答案:C 30.关于《雷雨》中的鲁妈,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女佣的女儿 B.最终嫁给了鲁贵 C.是一个新思想影响下的新女性 D.和侍萍是同一个人 答案:C 31.《临川四梦》的作者是( )。 A.汤显祖 B.关汉卿 C.白朴 D.郑光祖 答案:A 32.下列不属于文人根据民间流传故事改编加工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答案:D 33.软笔字指传统的( )。 A.钢笔字 B.铅笔字 C.毛笔字 D.圆珠笔字 答案:C 34.网络文学的特征是( )。 A.自由度高且作品高下不等 B.都是知名作家 C.都是名著改编成的作品 D.以现实题材为主 答案:A 35.学术论文中的论据是( )。 A.论题得以确立的根据 B.说明自己观点的根据 C.描写自己观点的根据 D.记写自己观点的根据 答案:A 三、古文阅读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嫋嫋,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 36.嫋嫋( ) A.细弱悠长的样子 B.病弱的女子 答案:A 37.缕( ) A.丝线 B.绳子 答案:A 38.嫠妇( ) A.老妇 B.寡妇 答案:B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 39.青眼( ) A.清冷的目光 B.正眼相对 答案:B 40.弄( ) A.吹奏 B.抚弄 答案:A 四、理解与辨析 41.简述冯至《十四行集》的特点。 A.冯至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完全采用现代书面语,将十四行诗这种本土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 B.冯至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 C.冯至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采用文白夹杂的语言,将十四行诗这种本土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 答案:B 4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