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闻制作网常见问题处理方法..doc

发布:2017-01-12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乌鲁木齐电视台新闻制作网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乌鲁木齐电视台 张 恒      乌鲁木齐电视台新闻制作网络由新奥特公司建成与2005年,现在已经正常运行了3年有余。该网络是典型的基于CPU+GPU+IO为核心的纯软件非编系统以及FC+以太双网SAN架构。现今主要担负我台制作《乌鲁木齐新闻》及《大事小事》、《城市日记》三档栏目,成片时间约为每天90分钟。在这三年的运行中,为提高我台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品和播出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日常维护网络、保障网络安全运行的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判断和处理恢复了设备故障,现将网络架构情况和故障处理问题做个介绍。    一、乌鲁木齐新闻制作网络结构      乌鲁木齐新闻制作网络系统是一个以在线存储系统为核心(SAN)的大型数字化网络系统,本网络采用基于SAN的Fibre Channel网络技术和广播级质量的数字压缩技术,以实现网络化资源共享和数字化、多媒体化制作。这其中也包括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所必须的管理、统计、监控等功能性结构。 在该网络的结构中采用FC(Fibre Chanel)网和以太网相结合的双网结构。采用这种网络结构是以借助FC通道对大数据包传输的高可靠及高效性,实现高码率数据在各有卡站点和在线存储体之间的高速交换,满足编辑工作站对网络带宽的较高需求。采用16端口4G FABRIC光纤交换机,可与FC-AL(光纤仲裁环)/Fabric(光纤网络)均可实现无缝连接。当FC交换机发生单点故障时,不至于导致所有工作站点的连接失效,要求故障端口可被隔离,不影响其他端口工作。故障端口自动离线,故障解决后自动上线。通电可自检并能在线诊断可实现端口的实时监测。   以太网用于系统管理。在以太网部分为了系统的安全及备份,采用一台12端口千兆以太交换机,和两台24端口百/千兆以太交换机。当以太交换机发生单点故障时,不至于导致所有工作站点的连接失效,故障端口可被隔离,不影响其他端口工作。   视频网络的核心是中心在线存储子系统,集中保存所有的视音频数据,其他设备都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与存储子系统连接。因此中心存储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能够保证充分的安全性,在性能上可以满足存储容量、带宽、容错的要求。中央存储体EMC CX300磁盘阵列,配备了18块146GB的硬盘,存储总物理容量2628GB。存储体共分为2个逻辑卷,每个控制器拥有1个卷。连个建立在8+1,RAID5方式,用于存放节目素材(MDC盘符为W和X,映射到工作站为Y和Z);另有2块磁盘作为这2个卷的全局热备盘。照此配置方法,中央存储体的有效容量2190GB。   系统服务器配置:由功能划分--MDC服务器和数据库、域管理服务器两类。系统中有应用服务器2台,两台服务器,采用互备技术;MDC服务器运行SANergy管理软件及热备处理软件实现FC网元数据的管理及两台服务器之间的互备份。数据库服务器运行数据库系统并进行数据库、域管理兼内容检索服务器,两台服务器之间互备份采用共享盘塔阵列,实现数据库资源的共享,以确保在其中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响应的备份服务器可以实现无缝隙透明接管,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该网络系统采用两台服务器,通过群集技术实现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的热切换,MDC服务器使用SANergy实现卷的共享,通过SANergy HA高可用性软件实现主备MDC的热切换。系统的核心服务都实现了双机备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操作平台软件“AUTO.NET”具备先进的新闻网络管理特点,独创的标题式管理全面涵盖电视台工作流程。 系统结构图如下: 二、网络设备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我们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其中客户端有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问题以及网络本身运行中数据处理、网络连接的问题。我们重点就后者进行了查找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意见。 2007年元月我们在停机检修后,重新启动网络服务器后,发现启动AUTO.NET媒体中心过程中,在启动时弹出“输入Web服务器IP地址”对话框,造成个非编站点用户无法正常的登陆的现象,进行节目编辑。造成新闻节目编辑中断,共享素材不能调用。 经过分析,我们认定这类问题原因主要是客户端无法通过Jboss后台处理程序连接到数据库,也就是连接Jboss失效。如果出现问题的是个别的机器,其他机器正常,表明服务是正常的,就从这台故障机器的本身找原因。可能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客户端网络连接不正常。 具体解决方法为:单机出现此类问题,可以用Ping server-1的命令检查网络通信是否正常,不正常时,需要察看机器的ip地址是否正确,网线是否正常。如果全部机器出现上述情况,说明服务器上的后台软件出现错误,这就需要在服务器上重启Jb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