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结合模式.doc

发布:2017-08-30约4.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结合模式[摘 要] 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有三个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小型创新企业管理教育。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创业教育 创业实践 结合模式 小型创新企业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立项课题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SGH10111)。 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正在觉醒,创业意愿逐渐增强,创业精神正在养成。一旦条件具备,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会投入创业,而且已经创业的大学生中也不乏创业成功者。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7年《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问题调查白皮书》显示,在“你对自己是否要创业的意愿”一项选择中,有25.93%的大学生表示“有强烈的创业意愿”,有53.02%的大学生表示“有过想创业的意愿”。可见,近80%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尽管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很低(有调查表明这一数据低至2%),但是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却在逐年提高。而过低的创业成功率反过来要求我们加强创业教育,探寻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可行模式。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度不高,还没有形成一个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启蒙教育,很多院校没有专门的创业指导课程或讲座。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对缓解当前的就业矛盾和压力,对促进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没有一帮有管理热情和创业激情的人去实践都是空谈,纸上谈兵不是管理学的教学,看书做作业也不是管理学的学习。对于一个年轻的穷学生来说,小型创新企业正是他们的所想所愿和所能。 西部是一片创新和创业的热土。我省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部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西部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责任。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 1.拓宽大学生创业途径,以创业提升就业。 当前,西部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大都依托毕业生就业教育,学校和地方政府尽管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针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切实有效的观念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的力度仍然不大。在宝鸡这个蓬勃发展的西部中等城市建立起大学生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模式具有引导示范作用。 2.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优势。 地方本科院校在未来面临巨大的办学压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园区建设的形势进行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寻找一条可行的、既不同于职业技术院校又不同于名牌研究型大学的第三条路径,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出路之一。为此,要努力深化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制定创业教育的战略计划。 3.通过创业教育引导价值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在地方本科院校深化和普及创业学学术研究,对国民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和开放创新价值观念的引导发挥积极作用,影响企业、政府和市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努力。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内容 1.建立以小型创新企业管理为主体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工商管理类课程为基础,结合细分专业方向开设创业管理课程,重点开设小型创新企业管理课程,建立富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把创业教育课程特别是小型创新企业的创业管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从新生入学开始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并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培训内容包括大学生创业心理、国家创业政策、小型创新企业管理和行业发展趋势等课程,课程名称如下:(1) 大学生创业心理学(性格、智商与情商)(2) 企业战略与企业家精神(3) 商业计划书撰写(4) 商务礼仪与谈判技巧(5)项目管理(6)小型创新企业管理(7)技术创新管理。 2.建立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三个模式。 城市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意产业园区的小型创新企业既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又非常适应创新型节能型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要求。 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园区建设与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为城市现代功能拓展服务。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实训和企业实习实践为基础,结合地方经济园区企业招商和孵化的实际需要,拓宽学校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形成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三个模式: 一是院校创业教育与政府和社会机构创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创业培训(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是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经营机构对具有创办小企业意向的人员和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企业创办能力、市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