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班数学教案 花儿朵朵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幼儿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本次 \t /HTML/_blank 数学活动《花儿朵朵》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花”为载体,中班的幼儿对数字已有一定的经验,本 \t /HTML/_blank 活动设计关于花认知、春游的 \t /HTML/_blank 游戏情景,让幼儿在 \t /HTML/_blank 游戏中获得7以内的数量关系,学习并巩固7以内相等数量的物体匹配,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养成认真、有序观察的习惯。
2.能正确分辨“7”以内的数量,初步理解“7”以内数的守恒。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课件、点子卡片、标有点子的汽车模型。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一同回忆上次活动中寻找的“春天的变化”。
1.教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
二、利用课件感知“3”以内的数量。
1.感知3只小“蜜蜂”和3只大“蝴蝶”一一对应的关系。
2.调整“蜜蜂”的间隔,再次感知他们一一对应的关系“。
·小结:虽然蜜蜂排得队伍长一些,蝴蝶排得队伍短一些,但它们都是3只,所以它们一样多。
三、利用课件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大小、颜色不同时,感知数量5的守恒。
2.排列方式、形状不同时,感知数量6的守恒。
3.排列方式,形状、颜色不同时,感知数量7的守恒。
四、游戏“春游”。
1.介绍游戏规则。
2.)幼儿观察自己车票上的数量。
3.幼儿乘车,分辨“7”以内的数量。
4.幼儿交换车票,分辨“7”以内的数量。
5.更换车头上的数量,再次游戏。
6.带幼儿到户外去春游,结束活动。
五、延伸活动:
1.在数学角落中,完成幼儿用书上的《比比连连》。
2.在幼儿能熟悉分辨“7”以内的数量后,可启发幼儿用多种排列方式制作7以内的数量卡片。
活动建议:
1.我觉得如果把目标二当中6以内的数字对应改为5以内更为妥当;另外,在第二次操作中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我只介绍了一种,导致幼儿在操作时,比较困难。
2.选材新颖,教态非常亲切。
3.第二次操作的时候,花蕊要大点,花瓣小点。
4.整个活动值得学习的地方是把游戏和数学活动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活动反思:
对我们成人来说十以内的绕圈数数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对于我们 \t /html/youeryuanjiaoan/zhongban/shuxue/_blank 中班孩子来说,难度就比较大了。在数花瓣的过程中,我发现好几个孩子因为数得重复了,花瓣数量就多出来了。那要怎么数才不会多数呢?我请孩子们想个好办法,洋儿小朋友提出了记住从哪一片花瓣开始数的。是的,洋儿说到了重点,那么要怎么样记住这第一片花瓣呢?终于小马小朋友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做个标记。”我就顺着小马的好办法,和孩子们一起尝试了,还真不错,做过标记的花瓣就是已经数过的,这样就不会出现重复现象了。有了绕圈数数的好办法,大部分孩子的操作都对了,只有少数几个能力比较弱的小朋友还是遇到了困难。这也是我本次活动的最大问题,在设计的时候,我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差异性,如果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程度而提供给他们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
这样也许就能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 \t /html/youeryuanjiaoan/zhongban/shuxue/_blank 快乐了。
中班音乐教案 赶花会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鸟语花香,是个让人享受的季节,借着春天百花盛开的美好景我组织了音乐欣赏活动《赶花会》,音乐的旋律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加上我在音乐中的语词描述配合,马上就调动幼儿的兴趣,孩子始终被柔美、欢快、抒情的氛围所包容,活动以创设情景生动形象,激起了幼儿的情感共鸣和表现欲望,孩子们十分感兴趣。活动中幼儿可以亲身参与、自我体验、自我动作,积极性较高,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也较融洽,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充分释放了自己的兴趣和情趣。我设计了《赶花会》
这个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赶花会”乐曲的旋律,知道乐曲ABA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又优美的情绪。
2.创编各种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体验表现花朵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乐曲“赶花会”的前奏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二、创设情景,让幼儿边玩边分段欣赏乐曲,初步感知乐曲ABA的结构
1.A段音乐起,鸭妈妈带小鸭做鸭子走、鸭子游泳的动作。
2.欣赏B段音乐,引导幼儿在活动室赏花,做造型动作。
3.欣赏A段音乐 师:花看完了,我们该回家了,开心吗?叫三下。?
三、欣赏音乐《赶花会》
1.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乐曲。
师:这首曲子讲了一件什么事?
2.幼儿完整欣赏乐曲。(第二遍)
乐曲分成几段?为什么?每一段讲了什么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