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临床检验基础复习.docx

发布:2017-01-30约3.22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 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出生后人体最主要的造血组织是骨髓。 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形成可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存池、循环池、边缘池。 血细胞计数用的是静脉血。 抗凝剂(anticoagulant):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使凝血过程被阻断称为抗凝。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称为抗凝剂。 血常规使用的抗凝剂是: 乙二胺四乙酸盐,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血沉测定采用的抗凝剂是: 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1:4. 血细胞涂片染色常用的染料是Wright染液。(原理:化血亲和,物理吸附)(pH6.4-6.8的磷酸盐缓冲液) (伊红E,—;亚甲蓝M,+) 染色反应 碱性物质 在PH为6.4-6.8条件下细胞内一些物质带正电荷,如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与带负电荷的染液伊红结合成橙红色、粉红色或橘黄色,该物质在Wright染色中称为碱性物质,又称为嗜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 在PH为6.4-6.8条件下细胞内一些物质带负电荷,如淋巴细胞胞质、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DNA,RNA,与带正电荷的染料亚甲蓝结合而染成紫色,该物质在Wright染色中称为酸性物质,又称为嗜碱性物质 中性颗粒 在PH为6.4-6.8条件下细胞内一些物质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结合,染成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细胞核 主要由DNA和碱性的组蛋白等组成,前者主要与亚甲蓝作用染成蓝色,后者主要与伊红结合成红色,故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 红细胞 ①原始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胞质含有较丰富的RNA,与亚甲蓝亲和力强,故染成较浓厚的蓝色 ②晚幼红细胞核网织红细胞胞质内既含有RNA,与亚甲蓝结合,又含有较多血红蛋白,因此和伊红同时结合,故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 ③成熟红细胞的RNA完全消失,只有血红蛋白与伊红结合,则染成橙红色 Hb 为碱性物质 血液制备涂片时,血滴越大,角度越大,推片速度越快,血膜越厚,反之则越薄。 影响血涂片的制作和染色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涂片 血滴越大,角度越大推片速度越快,血膜越厚,反之则越薄 影响染色 不能使用肝素做抗凝剂、血膜厚薄、固定、染液pH、玻片是否洁净、室温 良好标准 头体尾分明,细胞分布均匀,两端留有空隙,血膜边缘整齐 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小时 何为网织红细胞?简述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答:网织红细胞(Retic)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过渡阶段的细胞,因细胞质中残存的RNA经过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成现点状、线状或网织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 临床意义: 评价骨髓增生能力与判断贫血类型 判断贫血类型 Retic15x109/L,急性再障贫辅助诊断指标, 评价骨髓增生能力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 RPI是衡量有效红细胞生成的很好指标 评价疗效和作为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评价疗效 网织红细胞反应P61 治疗性试验的观察 P61 观察病情变化 溶血贫、失血贫治疗后: Retic逐渐降低——治疗有效,出血得到控制 Retic持续不降低——病情未得到控制 13、血红蛋白分子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 14、血液中除硫化血红蛋白SHb外的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Hi。 (目前国际推荐测定Hb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比色法) 掌握红细胞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具体类型 红细胞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6:缺铁贫ID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HS、慢性感染或炎症、先天贫等 大红细胞10:叶酸、Vb12缺乏所致的巨幼贫MA,溶血贫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 巨红细胞15:MA、MDS等 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指同一病人的RBC之间直径相差1倍以上。多见于贫血、巨幼贫 红细胞形状异常 球形红细胞:6,与RBC膜蛋白和骨架蛋白结构异常有关,主要见于HS等 椭圆形红细胞:健康人约有1%,HE中大量有,也易见于巨幼贫 靶形红细胞target cell:RBC某些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导致,其生存时间仅为正常一半。多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胆汁淤积黄疸、脾切除后、镰形贫 口形红细胞:HST、酒精肝硬化、铅中毒、球形红增多 镰形红细胞:镰形贫病人缺氧 棘形红细胞 钝锯齿形红细胞:尿毒症等 泪滴形红细胞: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等 裂片细胞:DIC 红细胞形态不整:感染、严重贫等 Hb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低色素性:说明RBC内Hb含量明显降低: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贫、铁粒幼贫 高色素性:巨幼细胞贫 嗜多色性:增多提示骨髓RBC造血功能活跃:溶血贫、失血贫 着色不一 红细胞内异常结构 嗜碱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