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1-10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这场地震造成了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地震灾害对受灾群众造成了很多心理创伤,在这些人群中,青少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还未成年,心理承受力较弱。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应对这类事件的心理援助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对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症状、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等内容。

2.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主要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在相关性分析方面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三、研究意义:

1.为深入了解青少年地震后的心理状况提供数据支持,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2.探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为社会支持在灾后心理干预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3.探讨主观幸福感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指导。

四、预期成果:

1.得到阐述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类型、程度和相关的因素。

2.探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为灾后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3.分析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和心理干预策略,为降低地震灾难带来的心理影响提供理论支持。

五、研究进度:

现阶段主要在研究设计及问卷制作阶段。预计在2022年初,开始进行实地调查,并开展数据分析。同时,为增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将开展心理干预实践,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最终撰写研究报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