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大学自动化复习课件第4章 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ppt

发布:2019-04-21约3.08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 SRAM的使用举例 图 16Kb×8静态RAM模块 上图中4个4Kb×8的芯片构成16KB的SRAM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分为两部分: 4Kb×8的存储模块 总线驱动器和外围电路 两点说明: 关于片选信号CE#和数据线 关于写信号WE# 3. DRAM和DRAM控制器的使用举例 动态RAM控制器8203和2164的连接关系 4.1.7 存储器的数据宽度扩充和字节数扩充 (1)存储器容量的扩充体现在两方面: 数据宽度的扩充 字节数的扩充 (2)数据宽度扩充和字节数扩充的方法 扩充存储器的数据宽度 扩充存储器的字节容量 4.2 微型机系统中存储器的体系结构 4.2.1 层次化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1. 层次化总体结构 层次化的概念 层次化的优点 层次化的实现 存储器的层次化总体结构 2. 内存的分区结构 内存分为: 基本内存区(conventional memory) 高端内存区(upper memory) 扩充内存区(expanded memory) 扩展内存区(extended memory) PC机的内存组织 基本内存区的组织 高端内存区的组织 用高端内存区64KB映射扩充内存的1个页组 4.2.2 16位和32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1. 16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8086用20位地址总线寻址1MB存储空间,由两个存储体组成: 奇地址存储体 偶地址存储体 16位CPU对存储器的访问分为: 按字节访问 按字访问 16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2 . 32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4.3 高档微机系统中的高速缓存技术 4.3.1 Cache概述 Cache系统包含三个部分: Cache模块 主存 Cache控制器 Cache系统的框图 区域性定律 时间区域性 空间区域性 4.3.2 Cache的组织方式 (1)按照主存和Cache之间的映像关系,Cache有三种组织方式。即: 全相联方式 直接映像方式 组相联方式 (2)三种组织方式的优缺点 Cache的三种组织方式 全相联Cache的例子 直接映像Cache的例子 组相联Cache的例子 4.3.3 Cache的数据更新方法 两类一致性问题: 1.数据丢失问题 解决方法: ① 通写式(write through) ② 缓冲通写式(buffered write through) ③ 回写式(write back) 2.数据过时问题 解决方法: ① 总线监视法 ② 硬件监视法 ③ 划出不可高速缓存存储区法 ④ Cache清除法 4.3.4 Cache控制器82385 Cache控制器82385的管理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Cache和主存的映像关系处理 未命中Cache时的处理 Cache的数据更新 1. 82385控制的直接映像方式Cache系统 82385工作于直接映像方式时Cache目录、Cache及主存之间的关系 : 直接映像方式下82385从Cache中选1个区块 2. 82385控制的双路组相联方式Cache子系统 82385工作于双路组相联方式时Cache目录、Cache及主存之间的关系图 : 双路组相联方式下,82385从Cache中选1个区块 第4章 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 本章重点 : 存储器在微型机系统中的连接、宽度扩充和字节扩充 微型机中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32位微型机系统中的内存组织 Cache的全相联、直接映象和组相联三种组织方式 Cache的数据更新方法 Cache控制器的功能 教学建议: 以存储器和Cache在系统中的应用为重点,本章用6学时。其中 存储器和存储器件 2学时 存储器的连接和扩充、层次化结构、存储体结构 1学时 Cache的组织方式、数据更新、Cache控制器 2学时 4.1 存储器和存储器件 4.1.1 存储器的分类 存储器根据用途和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 1.内部存储器,简称为内存或主存 快速存取 容量受限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