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_陈松林.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OI:10.13249/ki.sgs.2012.07.005
第32卷第7期 地 理 科 学 Vol. 32 No. 7
2 0 12 年07 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July , 2 0 1 2
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
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
陈松林,陈进栋,韦素琼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摘要: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县(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公路(区内与区外联系)、铁
路、港口、航空等交通方式及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探讨各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的均衡性。选取制
造业中的28 个行业,从资源集约度角度将其分为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利
用平均集中率测量产业集聚度。引入要素禀赋条件、外部性、规模经济、制度政策4 个方面13个变量对福建制造
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路网可达性由沿海中部向四周降低,其中公路区内可达
性呈明显的圈层结构,区外可达性为“井”字形分布,铁路、港口和机场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为可达性高值区
的马鞍状格局,综合交通网络可达性呈带状分布。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不同的特征,制造
业平均集中率高值区呈环状分布,而制造业集中率低值区呈点状分布,与交通可达性的“凹陷区”重合。可达性
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呈现很强的相关性,并且与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相关程度有所差异,与资源密集型制造
业空间集聚相关性相对较低。此外,农业丰裕度、自然资源禀赋、知识溢出效应、相对企业规模等其他变量对制
造业空间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关关 键键 词词:可达性;交通网络;制造业类型;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512.99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2)07-0807-09
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直是学术研究关 为交通设施对制造业集聚有着显著的影响,运输
注的重要问题,研究的重心在于决定制造业区域 条件的改善会促使行业在区域上集中。
非均匀分布的因素分析,交通基础设施是其中不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发
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古典和新古典区位理论从成 展,有些学者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了交通
本最小化出发,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市场 可达性的测算。可达性是反映交通网络中各节点
[1,2] [12]
需求等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以Krugman 为代表 相互作用机会的大小 ,是指利用一种特定的交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