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美食产业发展情况汇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美食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具有荔浦特色的地方美食产业的发展,决定在今年11月份,将举办“荔浦县第五届美食文化节暨食品衣架旅游交易会”。根据桂林地方美食评选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地方美食调研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将荔浦县美食产业发展等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荔浦县情及美食产业发展情况
荔浦地处东经110°06′~110°41′,北纬24°18′~24°46′之间。东接XX县,南连XX县、XX县,西邻XX县、XX县,北靠XX县、XX县,距XX市区104公里。全县总面积1758.62平方千米,辖10镇3乡144个村(居、社区)。2011年末,总人口 37.42万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0.06万人,占80.33%;有壮、瑶、苗等16个少数民族,共7.36万人,占19.67%。
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荔浦县孕育了博大精深、独特厚重的饮食文化,地道的荔浦扣肉在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深受世人青睐。荔浦扣肉的食材主要是荔浦芋,荔浦芋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清朝康熙年被列为广西首选贡品,
年年进贡朝廷,从此,荔浦芋开始享誉京城。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剧中有乾隆皇帝吃荔浦芋头的精彩片段,以及中央电视台《旅行家》、《金土地》栏目对荔浦芋的大力宣传,提高了荔浦芋的知明度,荔浦芋很快成为市场的抢手货,曾出现了“芋满神州”的振奋人心情景。
荔浦县对荔浦芋美食的发展非常重视,主要是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政府加大投入扶持荔浦芋支柱产业的发展。
荔浦芋是制作荔浦芋美食的主要食材。目前荔浦芋种植范围遍及全县各个乡、镇、村,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亩产平均达到2000-3000公斤以上,总产量达10万吨,亩产值实现6000元以上。总产值达到3亿多元,实现农民单项人均收入100多元,是荔浦县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荔浦县农业局从 2002年开始连续8年分别在新坪、荔城、青山、双江、马岭建立100亩左右的荔浦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提升荔浦芋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知明度。由于应用了生物工程技术,精心挑选,通过对荔浦芋进行提纯复壮,改善荔浦芋品质,现所生产的种苗不仅保持了原来荔浦芋的品味,还大大增加产量,平均亩产已达 2500公斤,最高亩产3300公斤,品质特优,每公斤价格5-6元,产品供不应求。
2000年4月荔浦芋头是广西第一个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注册证明商标,2001年获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金奖,2002年《荔浦芋地膜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获国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003年又获得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2004年获XX区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获中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2005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广西绿园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绿枝园牌”荔浦芋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为了充分保护好“名牌产品”的合法身份,提高“荔浦芋”注册商标的利用率,荔浦县人民政府制定了《荔浦县“荔浦芋”注册证明商标使用暂行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凡申报“荔浦芋”注册商标的种植农户或生产基地的荔浦芋种植须连片20亩以上,在生产中不得使用高毒、高残及假冒伪劣农药农资,农资投入上要做到统一购买、统一保管、统一使用、废弃物统一回收的“四统一”,做好购买与使用登记,建立起进货有源头、销售有记录的溯源制度。在此基础上,荔浦芋从下种到产出全过程,都要严格按照县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用肥用药,产品质量要达到无公害生产的指标,才批准其使用“荔浦芋”注册商标。以上种种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荔浦芋作为荔浦美食食材的品质。
二是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的形式,挖掘、开发、宣传以荔浦芋为食材的美食菜肴。
近年来,县委、政府通过连续举办了几届全县性的旅游文化节的形式,举行“荔浦芋王”评比和荔浦芋美食大赛,评选出品质兼优的“荔浦芋王”和荔浦芋美食系列的菜肴金牌菜、餐饮企业以及名厨,并通过总结评比,传统菜谱不断创新,推出了荔浦芋宴席的菜谱(见附后材料)。
例如2010年荔浦举办的荔浦芋美食文化节时,科普示范户种植的荔浦芋被评为“荔浦芋王”获得金奖。此“芋王”单个重量达8.8斤,芋肉白色、质松软者品质上等。荔浦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淀粉)、较高的钙和一定的维生素,是制作荔浦芋美食的主要食材。在这届美食节活动中,参加团体赛 18个团队、参加个人赛21名。团体赛金牌获得者是余家猪肚鸡,银牌获得者是沙龙酒楼、政府机关食府,铜牌获得者是莲花大酒店、银子岩宾馆、新天地大酒楼、丰鱼岩宾馆、灵川美食苑、金花酒楼。个人赛金牌获得者是荔浦宾馆聂以平,银牌获得者是,余家猪肚鸡余嘉艺、新天地大酒楼肖昌义,铜牌获得者是新世纪酒楼王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