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研究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本质与内涵、特征
1、“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及“双师型”教师的本质
“双师型”教师是由“双元制”教育模式演变而来的。双元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所谓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该模式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近些年来,它在我国职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并积极学习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一词是在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我们国家的“双师型”教师,泛指既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并能把这两种能力有效付诸教学实践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师。
2、“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指导能力的职业学校教师。
3、“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结构。
(2)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素质。
(3)具有相当的职业素质水平。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意义
1、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2、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要求。
3、培养“双师型”教师是提高中职院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手段。
4、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价值
(1)“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社会意义
eq \o\ac(○,1)从学生方面看
它的研究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素质,快捷高速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eq \o\ac(○,2)从学校方面看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eq \o\ac(○,3)从社会方面看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研究,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他们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
(2)“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济价值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研究,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保障。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目标
(1)研究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
(2)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培养途径主要采用校内自主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单科进修),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包括短期研讨班、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深入企业培训(包括社会实践、国内访问学者)等方式。
(3)设想构建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标准。制定与现阶段相匹配的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标准。该标准主要包括除学历外的,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业能力、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等。
(4)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多元管理机制,包括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五、“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内容
1、研究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的现状。
国外情况:
根据相关网上调查,例如在德国,凡成为应用大学或职业学院的专职教师,除需具备博士学位外,还至少需有5年企业工作经历,他们不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师证书,并有相当长的企业工作经历,而且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日本政府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和职业训练指导员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有关法案,国立工业教员养成所是为培养职教师资的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职业教育教师工资比普通教师工资高出10%左右。
国内的现状需调查研究出报告。
2、探讨双师型教师研究的重大意义、地位和作用。
3、探讨“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要求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相当的经济素养,即具备较丰富的经济常识、熟悉并深刻领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经济理论,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等经济理论。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市场经济要求办学办事,并善于将经济常识、规律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4)具备相当的社会沟通、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即既能在校园内交往与协调,又能在企业与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5)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
(6)具备相应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