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精编.doc

发布:2016-04-14约6.3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班级 姓名 第七章《力》 一、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 (4)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使用前指针要对零; B、不能超过它的 测量范围 ;C、要认清它的 分度值 ;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E、视线要与刻度线 垂直 。  、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g=9.8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伽科略斜面实验……. 二、: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应用: 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 F:牛顿(N); 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3)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4)、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 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 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 二、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体积、质量无关。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 g:N/kg; h:m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4、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再用p=F/S求压强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5、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