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教案.doc

发布:2018-10-05约2.5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 上册 20雪孩子 【教材分析】 《雪孩子》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课标描述】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6.累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评价方案】 1.通过同桌两人互相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通过同桌两人从笔画占位、笔顺、写姿三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二题); 2.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配乐读、合作读等方式,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并尝试背诵,评价目标2、3、4; 3.通过选择合适的词填空来评价落实目标3。(见评价单第三题)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雪孩子的图片,问:这是什么? 2.板书“雪孩子”,齐读课题。学习“孩”,认识偏旁“孑”。 3.激趣: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拼读几遍。 2.读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3.出示生字新词,自主识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四个字和多音字“着”的读音。 4.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学过的熟字来识记。其他的字可通过多读,整体识记。 5.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下雪啦!兔妈妈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三、朗读课文,探究感悟 1.看图自读课文: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看插图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你从这段读懂了什么?(雪大) (3)从哪儿能看出雪下得大呢?引导找出“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等词语。 (4)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雪很大很美吗?自己试读。 (5)指名读。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观看插图二、三,图上画了什么?看出小白兔心情怎样? (2)指导朗读,指读、表演读。 (3)用“漂亮”练习说话。 (4)理解又唱又跳。(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练习:又()又()(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 4.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小兔玩累了就回家休息了,接着发生了什么事? (2)从哪儿看出雪孩子很着急?指导读句子。 (3)雪孩子不顾自己,飞快冲进火海,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体会雪孩子的勇敢) (4)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如果你是小白兔,看这化成水的雪孩子会怎么样?带着这种感受读第七自然段。 5.学习第八自然段。 (1)思考:雪孩子到哪里去了呢?雪孩子是怎样飞上天的? (2)演示:雪融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慢慢蒸发——水蒸气在空中集成云。 (3)雪孩子还会回来吗?自由发言。 (4)朗读点拨:读出小白兔难受的心情。 (5)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吗? 四、朗读全文,升华主题 (1)朗读,回答: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2)如果遇到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将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说说你通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认读生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瓜、衣、来。认读、组词。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示范写,边写边指导。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在学生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与捺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