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习题9.doc

发布:2020-08-12约3.3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81 习题9(电子部分) 9-1 晶体管放大电路如题9-1图(a)所示。已知、、、 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①试用直流通路估算各静态值、、;②在题9-1图 (b)所示的输出特性曲线上,用图解法作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③在静态时()、上的电压各为多少? 解:(1)将电容开路,可画出直流通路如题9-1图a(1)所示。 IB=UCC/RB=50uA IC=?IB=2.0 mA UCE=UCC-ICRC=6V (2)作直流负载线UCE=UCC-ICRC: 取IC=0,UCE=12V,得点A;取UCE=0,IC=4mA,得B点。连接A、B两点即为直流负载线AB。AB与输出特性IB=50uA的交点Q即为静态工作点,如题9-1图a(1)。从图中可以读得:UCE=6V,IC=2mA。 (3)UC1=UBE=0;UC2=UCE=6V。 9-2 电路如题9-2图所示。要求:①画出直流通路;②画出交流通路。 解:① 将电容开路,可画出直流通路如题9-2图a所示。 ② 将电容及直流电源短路,可画出交流通路如题9-2图b所示。 判断题9-3图所示电路是否具有放大作用?为什么? 解:分析一个电路是否具有放大作用,是依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a)由于信号无法回到输入端(被交流短路),故没有放大作用。 (b)由于电路可以有正确的偏置(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信号可以顺利地输入、输出,故具有放大作用。 (c)结果同(b)。 对于如题9-1a 图所示电路,试画出其微变等效电路,分别求和 时, 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并说明对它们的影响。 解:微变等效电路如题9-4图所示      当时, 当时, 从上可知,RL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均无影响,但对电压放大倍数有影响,RL越大,越大。 电路如题9-5图所示。三极管的、、、、 、、、、。求①接上和断开电容两种情况下的静态工作点、、;②若换上一只的管子,工作点有何变化? 解:① 接上和断开电容电容CE时的等效直流通路是一样的,所以其静态值相同,其直流通路如题9-5图a所示。 UB=UCCRB2/(RB1+RB2)=3V IC=IE=UB/(RE1+RE2)=2mA IB=IC/β=33.3uA UCE=UCC-IE(RC+RE1+RE2)=3.4V ② 若换上一个β值不同的管子,对UCE、IE没影响,在输出特性曲线上,工作点的位置不 变,只有IB的值发生变化。 对题9-5,求接上和断开电容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 电阻及对信号源的电压放大倍数。 解:接上和断开电容两种情况下的微变等效电路如题9-6图(1)和(2)所示。 接上电容     ② 断开电容     对9-1题,分别求和时的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 如果出现失真,首先出现何种失真? 解: 在作出了直流负载线的基础上,先要作出交流负载线如题9-7图所示。交流负载线过静态工作点Q,且在横轴的截距为UCE+IE(RC//RL)。当时,交流负载线为L1,横轴截距为10V。当时,交流负载线为L2,横轴截距为11.5V。以Q点为中心,可分别求出其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范围。 ① 不进入饱和区的最大输出电压 Uom1=6-2.2=3.8V 不进入截止区的最大输出电压 Uom2=10-6=4V 故:不失真的最大输出电压 Uom=3.8V 不失真的最大输入电压 Uim=Uom/Au=3.8V/73.2=52mV 首先出现饱和失真。 ② 不进入饱和区的最大输出电压 Uom1=6-1.6=4.4V 不进入截止区的最大输出电压 Uom2=11.5-6=5.5V 故:不失真的最大输出电压 Uom=4.4V 不失真的最大输入电压 Uim=Uom/Au=4.4V/97.6=45mV 首先出现饱和失真。 题9-8图所示的射极输出器,已知、、、、 、、、。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解:先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如题9-8图a所示。     在题9-9图的放大电路中,已知、每个管子的。求:①计算 前、后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②画出微变等效电路;③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④求各级电压放大倍数和总的电压放大倍数;⑤后级采用射极输出器有何好处? 解:① 前后级的直流通路互不牵连,可单独计算。其直流通路如图(1)。 UB1=UCCRB12/(RB11+RB12)=12×20/(30+20)=4.8V IC1=IE1=(UB1-UBE)/RE1=1.05mA IB1=IC1/β1=21uA UCE1=UCC-IE1(R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