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双语教学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3
“大学物理学”(双语教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理念
1、基础知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并重,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物理学包涵了更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物理理论的和谐性、物理规律的概括性、物理世界的统一性等物理学思想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物理学具有的完备的研究方法“提出命题?推测答案?理论预言?实验检验?修改理论”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典型范式。因此,物理学教学在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应予充分挖掘。
2、加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培养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应充分发挥其易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物理教育思想,吸收国际上的优秀教学成果,在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技英语水平和用英语进行科学思维及科技交流的能力等优点,使学生在用两种语言学习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在更广的物理学领域和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学习时空,拓宽学习渠道,改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效果,使其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起点上展开,从而有利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课程的基本要求
对课程中的经典物理部分的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有
比较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2、 对课程中的近代物理部分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全面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①将教学内容向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前沿延伸。②将教学内容向现代高新技术的物理基础延伸,向实际应用拓展。③通过从经典物理到近代物理的自然延伸,使近代物理内容的比重达到全部教学内容的40%以上。
3、通过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要求学生不但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要求达到一定的科技英语能力。对学生的考查、考核均采用全英语形式:用英语完成平时作业、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完成全英语期终考试。
三、课程内容的重点及深广度
1、本课程属于基础理论课,其内容由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两大类组成,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成三级:掌握、理解和了解。其中掌握属较高要求,要求学生能对所学内容进行熟练分析和运算;理解属一般要求,应对教简洁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了解属较低要求,应能对相应的物理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知道有关物理量和公式的物理意义。
2、对于经典物理,80%为要求掌握内容、15%为理解内容、5%为了解内容。
3、对于近代物理,20%为掌握内容、70%为理解内容、10%为了解内容。
对物理理论体系中的同一性、对称性、方法论等物理思想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课程内容及要求
总学时为136学时,具体要求如下:
学时分 配
要 求
内 容
掌 握
理 解
了 解
能力培养
6
Introduction
Chapter 1 Kinematics
Reference Frames and Coordinate
Systems; Position and Displacement;Average Velocity and Instantaneous Velocity; Average Acceleration and Instantaneous Acceleration;
Straight-Line Motion;
Projectile Motion;
Circular Motion;
Relative Motion.
位置矢量、运动函数和轨道方程,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径向加速度
相对运动,伽利略变换
参照系及坐标系
对学生进行用英语解题的规范训练;
严格矢量与标量的数学表述及物理意义;
训练用微积分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Chapter 2 Force and Motion
Newton’s First Law;
Newton’s Second Law;
Newton’s Third Law;
Some Particular Forces;
Fundamental Forces;
Applying Newton’s Laws.
.
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及其应用,
非惯性参照系。
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对牛顿运动方程的运用进行规范训练;
训练用微积分解决变力问题;
物理概念的英语表述。
学时分 配
要 求
内 容
掌 握
理 解
了 解
能力培养
4
Chapter 3 Kinetic energy and work
Energy;
Work;
Work and kinetic energy;
Work done and k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