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逆温的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珠江三角洲地区逆温的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珠江三角洲地区逆温的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背景和意义: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但是该地区常年存在着严重的气象逆温现象,特别是在冬季和夜间,逆温现象更为突出,给该地区的环境、生态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对于逆温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区逆温的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逆温现象,为该地区的环境、气象和气候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
1.逆温现象的特征分析,包括逆温持续时间、逆温强度、逆温覆盖面积以及逆温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2.逆温形成的机制分析,包括地形、气象因素、城市化等对逆温的影响机制。
3.数值模拟方法,采用WRF数值模式对逆温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估。
4.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逆温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逆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
预期成果:
1.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逆温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2.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逆温现象。
3.分析逆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4.为该地区的环境、气象和气候科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收集和总结逆温相关研究成果和数据。
2.数据统计和分析法,对逆温和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逆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3.数值模拟法,采用WRF数值模式对逆温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估。
4.统计学方法,对逆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逆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
研究计划:
第一年:
1.文献调研和数据收集,了解逆温现象的研究现状和数据来源。
2.逆温现象的特征分析,进行逆温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
第二年:
1.逆温形成机制的分析,包括地形、气象因素、城市化等对逆温的影响机制。
2.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和模拟结果的评估。
第三年:
1.逆温现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逆温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
2.结果总结和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任国玉.珠江三角洲地区逆温特征及成因探析.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34(6):1-7.
2.刘栋栋,崔国忠,郑群英.三角洲地带逆温形成机理初探.大气科学,2015,39(3):449-458.
3.雷庆福,徐春永,杨林子.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地逆温特征分析及成因探讨.气象,2012,38(7):869-876.
4.王心,李华盛,张超.北京市夏季都市逆温影响因素研究.环境科学,2018,39(2):62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