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基本知识点.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铅酸蓄电池基础知识;电池:通过化学反应提供直流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燃料电池:Fuel Cell, FC, 将存在于燃料(氢气)和氧化剂(氧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不是蓄电池,是发电机
1839年由英国的Grove发明;4;电池由外壳、正极、负极、端子、隔膜等组成;铅酸蓄电池(Lead-Acid Battery, LAB),是指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 是铅和二氧化铅、由硫酸水溶液做电解液的二次电池
分富液式和贫液式两大类,贫液式就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阀控式密闭铅酸蓄电池,事实上它不并是完全密闭的
主要应用于交通、通信、后备电源等领域
具有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维护简单等优点
由于铅对人体有害、硫酸污染环境、腐蚀设备,因此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虽然有被镍氢、锂离子电池等取代的趋势,但由于价格、安全、可靠性等原因仍将长期占据二次电池的大部分市场;7;富液式:不能卧式放置,需经常加水加酸和调整酸的浓度等复杂维护;酸液挥发会污染环境并腐蚀设备
涂膏式极板:工艺简单,
是最古老的铅蓄
管式正极板:寿命长
主要是OPzS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Valve 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y, VRLA),广泛使用的一种铅酸蓄电池,主要特点是:
电解质吸附于AGM隔板中或者变成胶体状态,内部无游离酸
每个单体有一个安全阀,大部分时间处于密封状态,内压过大时开阀排气降压
1938年Dassler提出的气体复合原理是VRLA的理论基础
1957年德国阳光公司的胶体(GEL)技术和1971年美国Gates公司的AGM技术是VRLA的实践基础
目前主要有AGM技术和GEL技术两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通过安全阀排出内部生成的多余气体的铅酸蓄电池;卷绕式极板结构特点
装配紧密
极板更薄
优点
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50~70℃)
大电流充放电性能更好
搞震性能良好
可靠性高
缺点
工艺复杂,造价高
不适用于浮充
适用范围
国防,医疗器械,仪表
;板栅:占蓄电池总质量的20%~30%,主要作用是:
活性物质的载体:铅膏靠板栅保持和支撑
集流体:担负着电流的传导、集散作用并使电池分布均匀
性能要求:导电性好,耐腐蚀,与活性物质结合性好,足够的强度;正极:由网格状金属板栅上涂覆铅膏组成,铅膏是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氧化铅,红棕色
正极活性物质的泥化失效以及正极板栅的腐蚀是VRLA失效的重要原因
正极板一般较厚,以应对活性物质的泥化脱落,而且比负极板少一片
常温低率放电时,电池容量受限于正极;电池寿命初期,活性物质以α-PbO2为主,寿命末期以β-PbO2为主:
电池寿命初期,正极活性物质以为α-PbO2主
放电时α-PbO2生成PbSO4,充电时PbSO4生成β-PbO2 ,因此在初期循环中电池的容量越来越高
随着循环的进行,β-PbO2的比例增加,活性物质间的结合慢慢减弱,充电过程中在析氧的冲击下,正极活性物质密度下降,最后软化成泥状物脱落,导致寿命终止
由于α-PbO2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结构,由其形成的多晶网络可作为活性物质的骨骼,而β-PbO2有较小的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给出较大的比容量,二者最优的比例是0.8,此时电池有最好的深放电性能
;负极:由负极板栅及涂覆其上的负极活性物质组成,负极活性物质主要是海绵状金属铅,呈金属灰色
低温(-15℃)、高率(1HR)放电时,电池容量受限于负极,原因是铅电池的钝化即生成的硫酸铅将电解液与活性物质隔离;不可逆硫酸盐化:简称硫化,是负极活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坚硬而粗大的、几乎不溶解的硫酸铅,所以在充电时不能转化为海绵状铅,使电池容量大大降低的现象
原因:通常是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状态下长期储存等使用或维护不当造成
防止:及时充电,不要过放电;额定电压
最常见的是12V系列,2V的主要应用在工业上,6V的不常见,用于某些设备如医疗设备等
额定容量
在一定标准下,由生产厂商定义的电池的容量
通信用铅酸电池的额定标准标准是25℃时以10HR放电至1.80VPC
实际容量因温度、放电率和终止电压的不同而不同
终止电压
Final Voltage, F.V.,为了保护电池,放电至F.V.时应停止放电
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大小有关:电流越小,终止电压越高
0.1C放电的F.V.一般为1.80VPC;充电电压
分均充(Boost)和浮充(Float),充电电压值主要跟电解液浓度有关
均充电压:25℃时约为2.35VPC,充电速度快,根据电流不同,可在5~10小时内充满电
浮充电压:25℃时一般为2.23~2.27VPC,在该电压下充电速度和自放电速度相当
温度不同时,电压应做相应的调整,叫做温度补偿
放电深度
是指放出电量占电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Depth of Discharge, DO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