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T 1734-2012 林下北五味子栽培技术规程  .docx

发布:2025-03-02约2.0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B05

备案号:36025-2013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734—2012

林下北五味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cultivationforundergrowth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

2012-12-21发布2013-01-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22/T173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露水河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士刚、杨雨春、林士杰、赵珊珊、张大伟、勾天兵、林广义、周春艳,沈广平。

1

DB22/T1734—2012

林下北五味子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五味子林下栽培选地、苗木、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化适用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林下北五味子栽培和抚育管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北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

北五味子是药用植物,自然分布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区。主产于东北和河北等地的五味子果实干品,商品习惯称为“北五味子”。

2.2

横走茎rhizome

攀援木质藤本或灌木植物主根系上生长的浅根系茎。

3选地

3.1气候条件选择

无霜期≥100天;年降水量600mm以上;生长期内没有严重晚霜和冰雹危害。

3.2立地条件选择

海拔低于850m的立木分布均匀、受光面积大、不受大田农药为害的疏林灌丛地,坡向为窝风向阳的阳坡或半阳坡,中性或微酸性的林下土壤。交通便利。

3.3林型选择

郁闭度在0.3~0.5之间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

4苗木

4.1苗木选择

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的1年~2年生北五味子苗,地径6mm,苗高30cm,根系长30cm。

4.2苗木处理

2

DB22/T1734—2012

根系剪留15cm左右,地上主蔓进行剪留长度30cm~40cm。栽植前根系用200ppm生根粉溶液蘸根。4.3定植

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挖深、宽各30cm的苗穴,施入适量的充分腐熟厩肥,将把苗栽下,将根部舒展后填土踏实,浇透水。用树枝进行引蔓。

4.4栽植密度

林下栽植密度按栽植地自然情况合理分布,一般不少于600株/hm2。4.5搭架树种选择

搭架树种选择胸径大于3cm乔木或亚乔木。

4.6搭架树种修剪

对树冠较大的树种进行适当修剪侧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4.7搭架

栽植点无攀爬树木时,应进行人工搭架,架高2.5m左右。

5栽培管理

5.1抚育

5.1.1中耕除草

造林当年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北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

5.1.2割灌

每年1次。保证林地内通风透光。

5.1.3根蘖清理

随时清除五味子根部横走茎新萌发的多余基生枝。5.2施肥

6月中旬,北五味子的浆果生长期,每株施入有机肥0.2kg~0.5kg。5.3修剪

定植当年单株保留主蔓数2条-3条,对中长果枝尽量保留,对枯老、病弱、过长、徒长枝剪除;对基生枝,除保留3条~4条用做更新的外,其余一律剪除;对短果枝、病枝、干枝以及过密枝,一律从基部剪除。修剪应在3月中下旬春季萌发前完成。对2m以下的侧蔓进行适当短稍或中稍修剪。

6病虫害防治

3

DB22/T1734—2012

秋冬季节将清林后的干枯枝清理掉。针对病害或虫害危害程度选择物理防治措施或者采用少量、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种类。

表1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害

防治方法

白粉病

喷洒1:1: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选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7~10d喷1次,连续喷2次~3次。

黑斑病

5月下旬喷布1:1: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可每隔7~10d喷1次。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

女贞细卷蛾

北五味子落叶后彻底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