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历史试题4.doc

发布:2017-04-24约1.48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4.《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 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防止人民反抗斗争 25.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 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2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 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 27.东林党人周起元描写:“我穆庙(隆庆帝) 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船舶,分布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千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这表明当时 A.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海外贸易 B.此种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 宝的需求 C.进出口贸易额巨大 D.政府曾一度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28.“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犹如思想界的 一大飓风,《孔子改制考》则如火山大喷火,二 书给中国死寂的政坛和学界造成极大震荡,这使康 有为成为维新运动众望所归的旗手。”根据材料, 康有为能成为众望所归的旗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 的思想 A.强调了“中体西用”的“体”,冲??了封建 正统思想 B.推动了国人关注清朝的政治局势和学界动 态 C.影响了一代人的学习方式、思想方式和生 活方式 D.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得到爱国志士的肯定 29. 右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 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B.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 C.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D.意味中国取得了局部战场胜利 30.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1.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 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32.“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 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人生而平等” B.“美德即知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是万物的尺度” 33.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 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 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 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 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 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他主要 想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C.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3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