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六 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课件.ppt

发布:2018-05-19约7.68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型4 续写式仿写 1.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两个 句子,使之与画线的部分一起构成排比。要求语意连贯、 顺畅。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 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 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 海洋一样湛蓝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这种仿写,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观察例句。内容: 句子的上半句为“贬”,后半句为“扬”,前后对比,整个 句子是赞美自然中的“生命奇迹”;形式:都用了数量词, 都用了表转折关系的“竟”。 答案: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 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竟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 中自由穿梭。 *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甲方的句式,替乙方续写一段辩 论词,反驳甲方的观点。字数要大致相当。 四月的巴黎罗浮宫内,沉睡的是《蒙娜丽莎》《断臂维纳 斯》等40万件艺术珍品;罗浮宫外,一色玫红色上衣配黑 色长裤,整齐的动作下,中国大妈伴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 此事经网络报道,立刻引发甲、乙双方的辩论。 甲方认为:这件事情证明了中国的进步。中国人民不仅富裕 起来了,而且比起过去,她们更乐于表达自己,追求个性。 中国大妈好样的! 乙方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观点相左、形式相近的仿写题。甲方认为是 “进步”,乙方就应该认为是“不进步”或“退步”。甲方 陈述的观点,采用“不仅……而且……”的句式陈述理由, 乙方也要采用相同的句式。 答案:(示例)这件事不能证明中国的进步。中国大妈不仅与 富裕无关,而且也不代表全部,她们不欣赏艺术珍品,喜欢 热闹,中国大妈还需要进步。 * 方法小结 续写式仿写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首先要把握整个语段的观点,注意给定的语句的表达 形式;其次要揣摩画线处是补充事例、描写说明,还是议论 抒情,注意续写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再次要注意续写的连贯 性、遣词造句风格的一致性。 * 题型5 拟写对联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上联,补写下联。 邵逸夫是香港电影业的代表性人物,他将中国电影带到西 方,将香港这个曾经的殖民地打造成“东方好莱坞”。同 时,他还是著名的慈善大家,一生致力于福利事业,他于 1975年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屡屡向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 和其他福利事业捐款,总额已超过32亿港元。 上联:传媒巨擘,播华夏文明于海外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文段内容看,前半部分介绍了邵逸夫在电影事业上 的成就,后半部分介绍了他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对联的上 联写其电影事业的成就,那么,下联就要写其慈善事业的贡 献。从形式上看,对联是严格的对偶,要求结构相同、词性 一致、平仄协调,还要注意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不能是仄声。 答案:(示例)慈善大家,布福利恩泽在世间 * 2.(2012·高考四川卷)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 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          (2)中秋 上联: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根据对联上下联的结构特点,围绕端午和中秋两个 节日,选取富有民俗色彩的事物或事情,按照对偶的要求 拟写。 答案:(1)下联:闻粽香永记屈子忠魂 (2)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 方法小结 拟写对联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对联是严格的对偶,要注意上下联字数相等,相同位置 的词性相同、结构一致、语意相关。其次,要注意对联内容的 限制性,平仄一般不论,但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不能是仄声。 * 句式仿写的最高境界是形神毕肖。为达到这一目的,仿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