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常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发布:2025-01-21约2.8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江苏省常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常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部分,旨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本部分共设置了30道题目,分为选择、填空和简答三种题型。选择题共10题,涉及字音字形、成语辨析、病句修改等方面,旨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辨析能力。例如,在字音字形题目中,学生需要正确识别和书写汉字,如“涕”与“啼”的区别,正确答案为涕(tì)与啼(tí)。成语辨析题目中,学生需要根据语境判断成语的正确使用,如“画蛇添足”用于形容做了多余的事,而“画龙点睛”则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正确答案为“画龙点睛”。

(2)填空题共1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题目类型包括词语填空、句子填空和语段填空。例如,在词语填空中,学生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格,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正确答案为“他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句子填空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语法规则和语境补全句子,如“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动句:______。”,正确答案为“这些建筑被设计成了现代化的风格”。语段填空题目则要求学生在理解整个语段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逻辑补全缺失的句子。

(3)简答题共1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阅读理解的掌握。题目类型包括文学常识、文学鉴赏、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文阅读理解。在文学常识题目中,学生需要判断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名、人物关系等信息,如“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正确答案为“《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文学鉴赏题目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进行分析,如“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特点。”,正确答案为“贾宝玉的形象特点有:叛逆、多情、才华横溢、善良等”。文言文翻译题目要求学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如“翻译下列句子:______。”,正确答案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则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回答相关问题,如“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______。”,正确答案为“短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1)本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选取了《史记》中的经典篇章,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史记》作为中国史学巨著,以其详实的历史记载和生动的人物描写著称。例如,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本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目包括了对《史记》中孔子、孟子等人物的描述分析,以及对《史记》中历史事件的解读。通过这些题目,学生需要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中,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例如,本试卷中的一篇阅读材料《秋声赋》,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学生在阅读时,需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这些手法对文章意境的营造所起的作用。通过对《秋声赋》的阅读理解,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3)文言文阅读部分还涉及到文言文翻译的技能。翻译题目要求学生将文言文准确无误地翻译成现代汉语。例如,本试卷中的一道翻译题目:“昔者孟母,择邻而居,三迁之教,以成子圣。”学生在翻译时,不仅要准确理解文意,还要注意字词的准确对应和句子结构的调整。通过这样的翻译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部分选取了不同体裁的文章,旨在考察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不仅分析了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学生需在阅读中识别作者的观点立场,分析论据的合理性,以及论证过程的有效性。据统计,此类文章阅读理解题目的正确率在80%以上,表明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强。

(2)另一篇关于社会现象的纪实性散文,通过真实的人物故事,揭示了社会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学生在阅读中需要把握作者对事件的观察角度,理解作者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并从中提炼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例如,一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散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类文章的阅读理解题通常包含对文章主题、人物性格、社会意义等方面的考察。

(3)小说阅读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思想等方面有深刻的理解。例如,一篇短篇小说《小巷深处》,通过一个发生在小巷里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学生在阅读中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