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 第五章文件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如果不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采用( )来保证按名存取的安全。 A、重名翻译机构 B、建立索引表 C、建立指针 D、多级目录结构 4、对于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 A、字符 B、数据项 C、记录 D、文件 5、文件在磁盘上可以有多种组织方式,常用的组织方式有( ) A、顺序结构、记录结构和链接结构 B、顺序结构、记录结构和索引结构 C、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 D、链接结构、记录结构和索引结构 6、按逻辑组织可把文件分为( )两类: A、读、写文件 B、索引文件、顺序文件 C、记录式、流式 D、等长、非等长 7、多项选择:利用记录的成组与分解操作能( ) A、有效地实现信息转储 B、提高存储介质的利用率 C、减少操作系统的程序量 D、增加启动外设的次数 E、提高文件的存取速度 8、多项选择:文件的存取方式是与( )有关的。 A、怎样使用文件 B、存储介质的特性 C、文件的物理结构 D、文件的目录结构 E、文件的共享 9、把若干个逻辑记录合成一组存入一块的工作称为_____________,每块中逻辑记录的个数称为___________。 10、当用户读取了磁盘上的某个文件信息后,认为文件不必再保存了,那么他可以先调用__________文件操作,然后再调用__________文件操作。 11、请简述一个关于文件的操作:打开文件的操作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12、一个含五个逻辑记录的文件,系统把它以链接结构的形式组织在磁盘上,每个记录占用一个磁盘块,现要求在第一记录和第二记录之间插入一个新记录,简述它的操作过程。 13、设有一个长度为L字节的文件需存放到磁带上,今划定磁带的物理块长为B,试问: (1)存放该文件需占用多少个磁带块? (2)若启动一次磁带机可交换8个块的信息,则读/写这个文件需要执行多少次输入输出操作? (3)若启动一次磁带机交换8个块的信息,为满足读/写该文件信息的需要,应设置主存缓冲区至少需多少个字节? 14、假定磁带的记录密度为每英寸800个字符,每一个逻辑记录长为160个字符,块与 块之间的间隙为0.6英寸,现有1000个逻辑记录需要存储到磁带上,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不采用成组操作时磁带空间的利用率 (2)采用以5个逻辑记录为一组的成组操作时磁带空间的利用率。 (3)为了使磁带空间的利用率大于50%,采用记录成组时其块因子至少为多少? 1、C 2、D 3、D 4、C 5、C 6、C 7、BE 8、AB 9、记录的成组 块因子 10、关闭文件 删除文件 11、打开文件操作的主要工作是: 找出用户的文件目录并读入主存储器; 检索文件目录找出与文件名相符的登记项; 核对存取方式是否一致; 对索引结构的文件还要把该文件的索引表读到主存储器; 在系统设置的“已开文件表”中登记该文件的有关信息(例如,文件打开者,设备类型等) 12.从文件目录中找到该文件,按址读出第一个记录; 取出第一个记录块中指针,存放到新记录的指针位置; 把新记录占用的物理块号填入第一个记录的指针位置; 启动磁盘把第一个记录和新记录写到指定的磁盘块上。 13.解:(1)| ̄ L/B  ̄| 块 或 [L/B]块(当整除时) [L/B]+1块(当非整除时) (2)| ̄ M/8  ̄|次,其中M=| ̄ L/B  ̄| (3)至少为8B个字节 (附注:| ̄ L/B  ̄|表示不小于L/B的最小整数,读作L/B的顶) 14:(1)不采用成组操作时,磁带空间利用率为: (160×1000)/(160000+800×0.6×1000)=0.25=25% (2)采用5个逻辑记录一组时,磁带空间利用率为: (160×1000)/(160000+800×0.6×1000/5)=62.5% (3)设块因子为x,利用率为50%,则有得: 160000/(160000+480000/x)=0.5 解之得:x=3 即块因子至少为3才可以使磁带空间利用率大于50%。 第五章 文件管理 本章的考核知识点: 1、文件和文件名;2、文件的存储介质;3、文件的存取方法;4、文件目录;5、文件的逻辑结构;6、文件的物理结构;7、记录的组成与分解;8、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9、文件操作;10、文件的保护与保密。 本章自学要求: 文件管理必须对用户按名存取功能,要求考生理解为实现按名存取文件管理应该做哪些工作;文件管理怎样管理用户信息的存储和检索、怎样实现文件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