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2.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SignalProcessing
3.课程类别:必修
4.适用专业:电子工程
5.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
6.总学分:3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DSP)是电子信息科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分析和处
理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它是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数字信号处
理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使得学生养成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将所学到专业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存在哪些特点。数字信号
处理的应用领域,它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研究内容以及发展方向。
教学重难点: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1.第一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8学时)
教学内容:复习信号与系统的知识,并通过习题训练加强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求:掌握离散信号的表示、基本属性与运算,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构成、因果
与稳定性、系统的数学表示与求解,线性卷积的性质及其计算,抽样定理与抽样信号的恢复。
教学重点:离散信号的表示、基本属性与运算,线性卷积的性质及其计算,抽样定理与
抽样信号的恢复。
教学难点:线性卷积的性质及其计算,抽样定理与抽样信号的恢复。
2.第二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6学时)
教学内容:全通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Z变换的性质与定理及与拉式变换的关系,数字频率的概念,序列傅立叶变
教学重点:Z变换的性质与定理及与拉式变换的关系,离散时间系统变换域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序列傅立叶变换的性质,离散信号的频谱,离散时间系统变换域分析方法。
3.第三章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8学时)
教学内容:离散傅里叶变换物理意义及特性。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算法。Chirp-Z变
换的物理意义及算法实现。FFT在分段卷积,二维DFT的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物理意义及
特性。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算法。Chirp-Z变换的物理意义及算法实现。FFT在分段卷积,
二维DFT的应用。
教学要求:理解线性调频Z变换(ChirpZ变换)算法。掌握离散傅立叶级数与变换及其性
质,离散信号的离散频谱,频域采样定理,基-2FFT快速算法及FFT在频谱分析与快速卷积
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离散傅立叶级数与变换,离散信号的离散频谱,基-2FFT快速算法及FFT在
频谱分析与快速卷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基-2FFT快速算法及FFT在频谱分析与快速卷积中的应用。
4.第四章数字滤波器的结构(6学时)
教学内容:数字滤波器的结构、数字滤波器的全零点格型和全极点格型结构的表示
教学要求:了解数字滤波器的全零点格型和全极点格型结构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数字滤波器的全零点格型和全极点格型结构。
教学难点:数字滤波器的全零点格型和全极点格型结构。
5.第五章IIR数字滤波器设计(6学时)
教学内容: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重点以巴特沃思滤波器为例),
设计IIR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不变法与双线性变换法,以及S域到Z域的频率变换法和数字域
频率变换
教学要求:了解IIR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解数字陷波器设计方法。掌握模
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重点以巴特沃思滤波器为例),设计IIR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不变法与双
线性变换法,以及S域到Z域的频率变换法和数字域频率变换法。
教学重点:巴特沃思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巴特沃思滤波器的设计方法,IIR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不变法与双线性变换法,
以及S域到Z域的频率变换法和数字域频率变换法。
6.第六章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6学时)
教学内容: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特点。在对矩形窗的特点比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讨
论如何改进窗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