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提取分离.pdf

发布:2025-01-10约4.7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提取分离

实验一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学习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一般方法

2.学习植物叶片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方法

3.学习利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酮类化合物

二、基本原理

(1)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银杏叶(GinkgobilobaL.)中黄酮类化合物有特殊的药效,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主要是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

系列化合物,其基本骨架为C-C-C,母体结构式如下:

636

O

B

AC

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普遍存在于维管植物中,大部分以苷的形式存在,一

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有十多

个大类30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

药理作用以及抗肝脏毒性作用等。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主要是根据被提取物的性质及伴存的杂质来选择适合

的提取溶剂,苷类和极性较大的苷元,一般用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

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如甲醇-水:1∶1)进行提取。大多数苷元宜用极性

较小的溶剂如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来提取。但乙醇和甲醇是最常用的黄酮类

化合物的提取溶剂。

(2)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OH和C=O,所以可以和铝离子络

合形成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在400~500nm有吸收现象,据此可以采用硝酸

铝比色法来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3)黄酮类化合物的薄层层析

薄层层析是检验黄酮类化合物是否存在的强有力的方法,通常用的薄层层析

技术有纸层析、聚酰胺薄层层析、硅胶薄层层析、氧化铝薄层层析技术等,其中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纸层析、聚酰胺薄层层析技术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较好。黄酮类化合物在

层析材料上展开后,经过1%的AlCl溶液显色后在365nm紫外灯下即可观察到

3

颜色斑点。通常在纸层析上观察到的是棕色斑点,在聚酰胺薄层层析上观察到的

是黄色或黄绿色斑点。

三、实验所需试剂、仪器及材料

(1)试剂

70%(v/v)的乙醇、正丁醇、冰醋酸、石油醚、氯仿、甲醇、1%(w/v)的AlCl3

溶液、10%(m/m)的Al(NO)溶液、5%(m/m)的NaNO溶液、4%的NaOH溶液、

332

芦丁。

(2)仪器

365nm紫外分析仪、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器、真空泵、水浴锅、层析缸、容

量瓶、10ml具塞刻度试管、烧瓶、冷凝管、喷壶、毛细管、布氏漏斗及其他必

备玻璃仪器。

(3)材料

滤纸或聚酰胺薄膜。

四、实验步骤

1.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薄层定性检测

(1)准确称取10g银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