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7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doc

发布:2017-08-19约2.3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世纪末至一战的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问题是(   ) A.国家 B.权力 C.权利 D.革命 2.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的理论,制约社会制度的“家庭的发展阶段”是指(   ) A.婚姻关系的发展变化 B.生产关系的变化 C.亲属称号的变化 D.亲属辈份的变化 3.酋长在氏族组织内部的权力是(   ) A.强制性权力 B.道德性权力 C.特权 D.法定权力 4.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指(   ) A.只对统治阶级成员有普遍约束力 B.只对被统治阶级成员有普遍约束力 C.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对任何外国人都有约束力 5.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通过(   ) A.社会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改革 C.资产阶级革命 D.资本主义改革 6.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   ) A.按劳分配 B.有计划商品经济 C.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新政”方式尝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国家是(   ) A.日本 B.荷兰 C.英国 D.美国 8.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家元首 B.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司法机关 9.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权力是(   ) A.立法权 B.监督权 C.执法权 D.弹劾权 10.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是(   ) A.民族差异 B.民族运动 C.政治国家 D.剥削制度 11.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民族运动 B.民族压迫 C.民族差异 D.民族矛盾 12.民族运动产生于(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资本主义社会繁荣时期 C.封建社会早期 D.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13.在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联合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A.联邦制 B.邦联制 C.单一制 D.复合制 14.两党制最初产生于(   )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15.中国的政党制度是(   ) A.一党制 B.多党竞争制 C.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6.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目的是(   ) A.围绕议会开展活动 B.围绕选举开展活动 C.标榜“超阶级性” D.实现、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17.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改变现存政权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改革生产力水平 18.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政治行为主体是(   ) A.国际组织 B.国家 C.政党 D.政治团体 19.国家区别于一切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是(   ) A.固定的领土 B.定居的居民 C.统一的政权 D.组织结构 20.在国际法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是(   ) A.宪法 B.战争法 C.平时法 D.中立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我国古代,政治的含义主要是(     ) A.统治 B.治国之道 C.根据特定伦理治国 D.城市国家 E.选举 22.国家的作用和目的是(     ) A.缓和阶级冲突 B.把阶级冲突控制在一定秩序范围内 C.实现统治阶级专政 D.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 E.维护被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2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     ) A.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 B.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领导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以封建贵族、教会为革命对象 E.完全以暴力革命为手段 24.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目标是(     ) A.消灭私有制 B.消灭阶级 C.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D.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E.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5.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包括(     ) A.弹劾权 B.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 C.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D.选举国家主席 E.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26.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化是(     ) A.民族政权机关民族化 B.经济发展民族化 C.语言民族化 D.文化的民族化 E.宗教的民族化 27.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式包括(     ) A.政治领导 B.微观领导 C.思想领导 D.言论领导 E.组织领导 28.实行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有(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E.意大利 29.革命产生的根本原因(   ) A.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 B.新的阶级产生及壮大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