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草履虫实验报告范文.doc

发布:2020-06-13约4.0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草履虫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课题名称 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 二·文献综述(列出 __)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1】。国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的研究颇多,其中,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候勇,张会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并作了一定改进 【2】 。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3】,还有学者对草 履虫的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4】。 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J”字型生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而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等,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r,使r值降低。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N个体利用N/K空间,剩余空间为1- N/K。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 辑斯蒂方程。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 【5】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进行了测定。 __: 【1】朱艳芳,朱力力 草履虫的培养研究【J】 淮北煤炭师范 学院学报 1672—7177(xx)04—0044—05 【2】 候勇,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 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 观察方法及改进【J】 四川动物 xx,1000—7083(xx)03—0450—02 【3】 郭祖宝 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 生物学 教学 xx,第9期,35卷 【4】 张燕 胡丹 王健 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 数的测定【J】xx,12 【5】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 基础生态学【M】 高 等教育出版社第一文库网 xx,12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方式,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 2.学习种群大小的检验、种群增长模型的建立、参数的估计以及种群增长曲线的拟合等实验技术。 四·实验条件(包括实验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等) 1.实验材料:水沟里的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2.鲁哥氏固定液 3.显微镜,凹玻片,100ml锥形瓶,1ml移液管,量筒,纱布,橡皮筋 五·实验原理与方法 世代重叠种群在无限环境中呈现J-型增长。但在现实生态环境中,种群不可能长期而连续地按指数增长,往往受到有限的环境资源和其它必要生活条件的限制。随着密度的上升,种内竞争加剧,必然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种群每员瞬时增长率随着密度上升而下降,一直到种群停止增长,甚至使种群数量下降,增长曲线呈现S-型。 草履虫在18~20℃环境中,每天分裂1次,种群增长速度快。草履虫主要以细菌为食,同时也吞食有机质。草履虫个体较大,观察计数方便,适于初学者完成实验操作。 六·实验或实验步骤设计 1、准备草履虫原液从湖泊或水渠中采集草履虫。 2、制备草履虫培养液 称取干稻草5g,剪成3~4cm长的小段。 在1000mL烧杯中加水800mL,用纱布包裹好干稻草,放入水中煮沸10 分钟,直至煎出液呈淡黄色。或者根据学生的人数多少制备一定量的稻草培养液。 将稻草煎出液置于室温下冷却后,经过过滤,即可作为草履虫培养液备用。 3、确定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