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度上期
正泰博文学校 九 年级 思想品德教学案设计
设计教师: 黄小艳 课时数:本期第 5 课时
课题: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含义以及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能够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说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的分析,锻炼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调查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教学方法:
1.新课引入 2.自主阅读 3.问题探究 4.归纳拓展 5. 课堂检测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一)自主探究
议一议:展示表格,看看小强一家人的收入情况,
成员
工作岗位
年收入
爷爷
承包责任田
3.1万元
爸爸
某外资企业设计师
12.5万元
妈妈
某国有企业上班
5.2万元
哥哥
个体杂货店
9.1万元
学生讨论:小强一家分别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的?
现阶段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自主阅读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
合理的分配制度要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探究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提问]什么是按劳分配?判断某一收入是否属于按劳分配应注意把握什么特征?
学生:要注意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的劳动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公有制范围内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
学生: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问]不知道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是否注意过那些经营早点的摊位,他们非常辛苦,在用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赚取了不少收入。他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吗?为什么?
学生:不是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而经营早点的摊位属于个体经济,所以个体经营者的收入虽然也是劳动所得,但却不属于按劳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想一想]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按劳分配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按劳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生产资料公有制范围内实行
?生产资料个人或家庭占有
?社会将个人消费品分配给消费者
个人所得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客体是个人消费品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不仅仅用于个人消费
我们再来探讨其他一些情形:[师生互动](逐一显示五种情形)
教师:是某外商独资企业中的普通职员,月工资3000元,是按劳分配吗?为什么?如果不是按劳分配,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学生:不属于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只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而A是在外商独资企业中打工,的收入应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教师:把钱存入银行定期获得利息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学生:这是按资本要素分配。
教师:结合课前对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学生:买国债获得的利息收入、持有股票获得的分红、买卖股票获利、买证券投资基金的获利等。
教师:这种分配形式由什么突出的特征?
学生:因投入资金而取得的收益
教师:再来看第三种情形:承包土地后转租给他人获得的收入,这是哪种分配形式?你还能举出属于这种分配方式的例子吗?
学生:这是按土地要素分配,还有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收入。
教师:获得专利后进行转让,获利10万元,这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学生:这是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教师:最后我们看第五种情形:E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获得可观的收入)
学生:这是按管理要素分配
(在师生互动中,针对学生发言中不准确或有疑问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拨)
教师: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以上涉及的五种分配的具体形式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提问][提问]除我们学习的按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非按劳分配的形式?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例如: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3、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
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我国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