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录像示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走出绘本,走近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活用语言—由故事绘本《菲菲生气了》拓展的口语交际活动 同伴间分享自己生气的故事 采访学校里的老师什么时候你会生气?你有哪些消气的方法? 去校外采访陌生人 和同伴分享采访结果 如何创设环境来促进幼儿语言的习得,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搭建怎样的鹰架和创设怎样的环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呢? 幼儿是环境的小主人,老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布置。 老师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支持者,要善于发现幼儿与环境互动中所表现出的兴趣点,并依据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及时调整环境鹰架策略,支持幼儿的语言学习。 课程着重在绘本的开展,因为绘本是图片的精炼、语言的浓缩。所以环境创设必须要结合绘本中的语言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产出。 老师可以把教室里的语言区布置成绘本中的场景,营造出浓浓的故事氛围,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投入故事表演的热情。 环境创设要激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与环境互动,从而达到有效学习语言的目的。 环境的创设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幼儿之间的互动,以及在这个互动中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才可以丰富幼儿的口语产出。 幼儿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无止境的探索者,在与环境互动中,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环境的创设,把绘本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实践来升华所学到的语言。 勇于表达,无限的想象。 谢谢大家! 故事为本的学前课程之课堂案例分析 钱怡君 蓝莉莉 (指导老师:林美莲博士) 新加坡的语言背景与环境 新加坡为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 1965年独立前后,官方主要语言是英语,母语为辅的语言政策。 除了四大民族外,还有20个特殊的方言族群。而华人族群当中,福建、潮州、广东和客家是四大方言。 语码转换 (code switching) 现象在新加坡很普通。 新加坡特殊的语言社会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但这并不能构成特殊,世界上有这种情况的国家不胜其多。他之被视为特殊,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以非母语的英语作为国家的行政语言(实际上的通用语言),不同源流的民族需要把自己的母语作为国家的第二语文来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必须的; 华人占社会人口70%以上,但他们也和其他民族一样,母语是第二语文,其母语没有特殊的地位; 新加坡特殊的语言社会 所谓的华人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真实的情况是存在两个不同的华人社会,一个是华人社会,一个是英语的华人社会; 在社会经济的自然发展以及政府刻意提倡下,新加坡社会里,英语占据高等语言 (higher language)的地位,是相当自然的结果。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沟通,说英语流利的人其社经地位与教育程度也较高; 为了适合不同的学习对象,政府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设置不同的母语课程,例如中学华文B, 快捷华文,高级华文,双文化课程等等。 新加坡家庭使用的主要语言调查 2012年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针对128名6岁与128 名3岁幼儿做了一个华族幼儿家庭双语环境调查发现,幼儿虽然在家里使用英语或华英双语,但是与同伴交往中更倾向于使用英语,86.7% 6岁儿童较多使用英语 (林美莲博士、卓慧敏女士、蔡佩妙博士,2013)。 二语作为华语教学 美国语言学习专家 Krashen (1985)提出在语言学习五大假设中的输入假设指出,要增进学习第二语言的获得,第二语言的输入是重要的。因此,有效的华语教学必须是有意义的、具功能性的、及提供丰富的情境; 在教学中,提供丰富的语言与文字环境,取代单调、抽离情境的文字笔画练习及机械式背诵的语文活动安排; 在课室的布置,依据主题情境的需要,提供真实的语言事件 (林丽卿、邱莲春等人,2005)。让孩子在体验真实生活与社会情境中学习语文。 以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课堂案例分析 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课堂案例分析 老师是拿出一块布作为引起动机。过多孩子很快地回答“布”,经过老师的提醒,小朋友就说:“一只布”、“一条布”、“一个布”、“一匹布”等等。 老师再引导小朋友回想自己过生日的生活经验说出“一块蛋糕”。藉由老师的引导及过去的经验鹰架,认识了“一块”这个量词。 由于孩子在概念上已建立旧经验,而新语言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经验的基础上,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并帮助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Krashen (1985) 提出的语文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因素 – 情感滤纲。 绘本《约瑟夫有件旧外套》课堂案例分析 班上的小朋友都是来自讲英语的家庭背景,许多时候在回答时,由于字汇与句型不足,常出现英文单词,如 “mattress cover bag”、”shoulder”、”hole”, 但老师可以利用已知知识的脤络,引介新知识。通过老师的动作提示及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