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ppt

发布:2018-06-09约3.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纲要求 课程标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请同学们浏览教材并结合下列场景回答问题) 场景一:Tom 是波音公司的一个员工。二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取消了轰炸机订单;波音公司受到重创,70,000名工人失去工作, Tom 面临失业的压力。 60年代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波音由军用航空转向了民用航空,取得了重大进展,Tom 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并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思考:这反映了美国在实行什么经济政策?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 (1)原因:①理论基础: ②实践经验: ③现实需要: (2)方式: (3)影响: 凯恩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 应付战争破坏、经济危机、 巨额产业投资 (一)含义: (二)战后的发展历程: 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④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1、主要内容: 国家应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和调节(“看得见的手”) 2、与新政的关系: 不谋而合 3、评价: (1)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2)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 二战后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 时期 核心内容 原因 重商主义 发展工商业,鼓励海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主义(自由放任) 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工场手工业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干预经济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变式题】: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行业 国家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你从表格和图片中可获取什么信息? 法国国营核电站 美国肯尼迪国家宇航中心 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 调控手段一:实行企业国有化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这一经济计划起到了鼓舞人心、引导全社会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调整发展。 日本街头 东京银座 东京银座 日本迪斯尼 日本新干线 调控手段二:制定经济计划 通过国家的财政大量采购商品和扩大劳务开支,用扩大有保障的国家市场来刺激生产,以缓和危机,并把相当大一部分国民收入做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集团的重新分配。战后各国政府中,美国采购商品与劳务开支的金额是最高的,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20%,这主要是由于军事方面的采购和劳务支出不断增长,西欧次之,低于20%,日本则只占10%左右。 ——王斯德等主编 《世界当代史》 调控手段三: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根据以上材料,大家得出什么认识? 政府用直接采购的方式调节社会生产 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 调控手段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请同学们浏览教材并结合下列场景回答问题) 场景二:20世纪70年代初,国会给波音公司资金“断了电”,此举仅在西雅图地区就迫使波音公司的波音员工人数从80,400人减少到37,200人, Tom 失业了。 思考: 1、Tom为什么会失业? 2、给波音“断电”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 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政府适当减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