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沉积岩及沉积相【精品PPT】.ppt

发布:2017-10-10约9.08千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砾岩的类型: 根据砾石的圆度把砾岩分为砾岩和角砾岩; 根据砾石的大小把砾岩分为细砾岩、中砾岩、粗砾岩、巨砾岩; 根据砾石的成分把砾岩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 根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把砾岩分为底砾岩、层间砾岩、层内砾岩; 根据砾岩的成因把砾岩分为滨岸砾岩、河成砾岩、洪积砾岩、冰川角砾岩、滑塌角砾岩、岩溶角砾岩等类型。 2.砂岩 主要由砂(2~0.1mm的陆源碎屑颗粒)组成的碎屑岩,称为砂岩。在砂岩中,砂的含量应大于50%。 砂级碎屑组分以石英为主,其次是长石及各种岩屑,有时含云母和绿泥石等碎屑矿物。 从结构上看,砂岩由砂粒碎屑、基质和胶结物三部分组成。 基质和胶结物对砂岩都起胶结作用,但其成因不同。 基质是细粒的机械组分,粒度上限一般为0.03mm;基质含量的多少反映岩石分选的好坏,是介质流体性质(密度和粘度)的一种标志。 胶结物是指直接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化学沉淀物,它有原生和次生之分,主要反映相应形成阶段的物理化学条件。 在砂岩中成熟度是一个常用的概念,它是指砂岩中碎屑组分在风化、搬运、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产物的程度。常用石英与长石加其他岩屑的比率作为成熟度的衡量标志。 目前国内外对砂岩的分类普遍采用三角形图解。就分类依据的组分而言,可大致分为三组分和四组分两种体系。三组分体系主要是根据砂岩的三种砂级碎屑组分(石英、长石、岩屑),对砂岩进行分类。四组分砂岩分类体系除了考虑碎屑成分外,还把粘土基质作为一个组分,引入到砂岩分类中来。 此处推荐的分类是四组分分类体系。 首先按基质含量将砂岩分为砂岩和杂砂岩两大类。 砂岩指基质含量小于15%的、分选性好的纯净砂岩;杂砂岩为基质含量大于15%的、分选性差的混杂砂岩。 在砂岩和杂砂岩中,按照三角形图解中三个端元组分—石英(Q)、长石(F)及岩屑(R)的相对含量划分类型;如图所示。 如长石大于25%、长石大于岩屑的为长石砂岩(杂砂岩)类;岩屑大于25%、岩屑大于长石的为岩屑砂岩(杂砂岩)类;长石和岩屑含量都小于25%的为石英砂岩(杂砂岩)类。 砂岩的成分分类 (根据基质含量15%为界,分别命名为砂岩和杂砂岩) 3.粉砂岩 主要由0.1~0.01mm粒级(含量大于50%)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细粒碎屑岩,称为粉砂岩。通常,按颗粒大小又可分为粗粉砂岩(0.1~0.05mm)和细粉砂岩(0.05~0.01mm)两种。 在粉砂岩的碎屑组分中,稳定组分较多,成分较单纯,常以石英为主;长石较少,多为钾长石,次为酸性斜长石;岩屑极少或不存在,常含较多白云母。 重矿物含量比砂岩多,可达2%~5%,多为稳定性高的组分,如锆石、电气石、石榴石、磁铁矿、钛铁矿等。 粘土基质含量粉砂质粘土岩。碳酸盐胶结物较常见,铁质和硅质较少。 磨圆度不高,和砂岩相比,在相同的搬运条件下,粉砂碎屑具有更低的磨圆度,特别是细粉砂多呈悬浮载荷,故几乎总是棱角状的。分选性一般较好。 粉砂岩常见薄的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交错层理较少,多为小型的,且斜层倾角比相邻的砂岩小得多。粉砂岩饱含水后易于流动,故常见水平滑动所形成的包卷层理等变形构造。 粉砂岩可根据粒度、碎屑成分和胶结物成分进一步分类。根据粒度可分为粗粉砂岩和细粉砂岩。根据碎屑成分中石英和不稳定组分的含量,可将粉砂岩分为单成分粉砂岩和复成分粉砂岩;单成分粉砂岩以石英为主,复成分粉砂岩除石英外,含较多长石、云母或其他碎屑。此外,还可以根据胶结物的成分对粉砂岩命名,如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 4.粘土岩 粘土岩是指以粘土矿物为主(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疏松或未固结成岩者称为粘土。 粘土岩的粒度组分大都很细小,这主要是因为粘土矿物的粒度细小所致。 粘土矿物的粒径一般都在0.005mm或0.0039mm以下,甚至在0.001mm以下。因此,就粒度组分而论,小于0.005mm或小于0.0039mm的组分含量大于50%的岩石,称为粘土岩。 构成粘土岩主要组分的粘土矿物大多数来自母岩风化的产物,并以悬浮方式搬运到汇水盆地,以机械方式沉积而成。由汇水盆地中SiO2和Al2O3胶体的凝聚作用形成的自生粘土矿物,以及由火山碎屑物质蚀变形成的粘土矿物,在粘土岩中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就形成机理而言,粘土岩类应归属于陆源碎屑沉积岩。 粘土岩是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约占沉积岩总量的60%。粘土岩的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次为陆源碎屑物质、化学沉淀的非粘土矿物及有机质。 粘土岩的结构类型: 按粘土矿物颗粒及粉砂、砂等碎屑物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