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弊端和对策.doc

发布:2018-10-24约5.5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弊端与对策 摘要: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和方法,但是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整体研究,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都很不完善。尤其是中国已加入WTO,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崭新的现代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理念被提出。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弊端;要求;对策。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的新问题将会不断出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使得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现会计电算化使会计工作发生很大变化,有着深远的意义,计算机的问世及其在会计中的应用已经显示了信息处理技术对会计的巨大影响。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解决了手工处理的繁琐以及时效性差的问题。现在,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已经或将要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无庸置疑,随着多媒体、互联网、远程通讯的进一步应用和普及,现代的高新技术必将对会计住处系统产生空前的影响。 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只要将记帐凭证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存储、传输就可由计算机自动来完成。 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在手工条件下,会计整天忙于记账、算账、报账,而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后,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财会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使了会计职能的转变,愈来愈使会计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促使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由于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来源提供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的一些不规范,易出错等问题,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素质。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要求广大财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从而使广大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得以更新,素质不断提高。 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对象手段和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程度、对象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的发展。 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弊端: 财务软件缺乏兼容性,系统内部衔接性差,致使内部控制难度大。 目前,我国通过评审的财务软件较多,它们都是自行开发,操作平台和支持的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由于各财务软件公司为保密其技术,致使相互间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不同品牌的财务软件之间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在不同系统上实现数据共享。不同的财务软件因软硬件环境要求不同,在内部控制上作法不一致,例如,有的财务软件要求年终结帐前要强制性备份;有的财务软件有反结帐操作;有的财务软件对机内已作废的记帐凭证不保留痕迹等等,这些功能上的差异,导致内部控制缺乏共性,致使内部控制难度大。 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致使非法篡改现象严重。 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会计数据是绝对秘密的。作为财务软件的加密,目前主要是对软件系统而言,财务软件公司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防止盗版,但对用户会计数据保密性、安全性涉及不多。会计数据基本上是以一种开放式的关系数据库格式保存(如ACCESS等)。只要懂得这种数据操作,就很方便进入帐套数据库系统,从而进行非法篡改。这样就是在进入系统时加上诸如操作密码、声音监测、指纹辨识等检测手段和操作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实际上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会计数据安全难如人意。 企业对系统日常维护能力差,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急待进一步提高。 系统日常维护(系统操作维护)主要解决在日常操作中计算机硬件、软件一些简单故障。尽管计算机硬件、软件商家有较好的售后服务,但一些企业对计算机出现的一些故障,不问其故障大小,都由计算机硬、软件商家来人维修,这必定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在我国,各级政府会计主管部门、社会办学机构对财会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电算化培训,但这些仅是最一般的电算化操作技术。财会人员上岗后,只能进行一般的电算化操作,很难适应日常维护、电算化管理、电算化组织与实施等高层次的电算化工作,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急待进一步提高,电算化中级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电算化管理制度与执行脱离。 为确保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完整、合法、可靠,企业需研究制订相应的会计电算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