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青海高考理综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青海高考理综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溶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加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体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6.等浓度的系列稀脓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是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烷和3-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2和8mo1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9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10.用石墨做电极解CuSO4溶解。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用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CuSO4 B.H2O C.CuO D.CUSO4·5H2O
11.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l-、 B.H+、、Al3+、
C.Na+、S2-、OH-、 D.Na+、C6H5O-、CH3COO-、
1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 H2O中含的质子数为10NA
B.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46g和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 mol Na 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13.某含铬 () 废水用含硫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的物质量为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完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