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数列综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列综合
★★★高考要考什么
本主要涉及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及其性质
高考对本考查比较全面每年都不遗漏
间相互关系,呈现“小、巧、活”的特点;大题中往往把等差(比)数列与函数、方程与不等式,解析几何 等知识结合,考查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的运用,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试题的综合性,注意分类讨论.
高考中常常把数列、极限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相关内容在
一起,加以导数和向量等新增内容,使数列题【范例】,满足,,且()
(I)令,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
解:(I)由题设得,即()
易知是首项为,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
(II)解:由题设得,令,则.
易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 由解得
, 求和得.
【变式】(理)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求使得对所有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解:(Ⅰ)设这二次函数f(x)=ax2+bx (a≠0) ,则 f`(x)=2ax+b,由于f`(x)=6x-2,得
a=3 , b=-2, 所以 f(x)=3x2-2x.
又因为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所以=3n2-2n.
当n≥2时,an=Sn-Sn-1=(3n2-2n)-=6n-5.
当n=1时,a1=S1=3×12-2=6×1-5,)
(Ⅱ)由(Ⅰ)得知==,
故Tn===(1-).
因此,要使(1-)()成立的m,必须且仅须满足≤,即m≥10,所以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数m为10.
【范例】,是方程f(x)=0的两个根,是f(x)的导数;设,(n=1,2,……)
(1)求的值;
(2)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
(3)记(n=1,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解析:(1)∵,是方程f(x)=0的两个根,∴;
(2),
=,∵,∴有基本不等式可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同,样,……,(n=1,2,……),
(3),而,即,
,同理,,又
【变式】对任意函数f(x),x∈D,可按图示3—2构造一个数列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①输入数据x0∈D,经数列发生器输出x1=f(x0);
②若x1D,则数列发生器结束工作;若x1∈D,则将x1反馈回输入端,再输出x2=f(x1),并依此规律继续下去.
现定义f(x)=.
(Ⅰ)若输入x0=,则由数列发生器产生数列{xn}.请写出数列{xn}的所有项;
(Ⅱ)若要数列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穷的常数列,试求输入的初始数据x0的值;
(Ⅲ)(理)若输入x0时,产生的无穷数列{xn}满足:对任意正整数n,均有xn<xn+1,求x0的取值范围.
解:(Ⅰ)∵f(x)的定义域D=(-∞-1)∪(-1,+∞)
∴数列{xn}只有三项x1=,x2=,x3=-1
(Ⅱ)∵f(x)==x即x2-3x+2=0,∴x=1或x=2
即x0=1或2时,xn+1==xn,故当x0=1时,x0=1;当x0=2时,xn=2(n∈N)
(Ⅲ)解不等式x<,得x<-1或1<x<2,要使x1<x2,则x2<-1或1<x1<2
对于函数f(x)=。若x1<-1,则x2=f(x1)>4,x3=f(x2)<x2
当1<x1<2时,x2=f(x)>x1且1<x2<2依次类推可得数列{xn}的所有项均满足xn+1>xn(n∈N)
综上所述,x1∈(1,2),由x1=f(x0),得x0∈(1,2)
【范例】()是曲线上的点,,是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
(I)证明:数列()是常数数列;
(II)确定的取值集合,使时,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
(III)证明:当时,弦()的斜率随单调递增
解:(I)当时,由已知得.
因为,所以. …… ①
于是. ……②
由②-①得. …… ③
于是. …… ④
由④-③得, …… ⑤
所以,即数列是常数数列.
(II)由①有,所以.由③有,,所以,.而 ⑤表明:数列和分别是以,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且对任意的成立.
且
.
即所求的取值集合是.
(III)解法一:弦的斜率为
任取,设函数,则
记,则,
当时,,在上为增函数,
当时,,在上为减函数,
所以时,,从而,所以在和上都是增函数.
由(II)知,时,数列单调递增,
取,因为,所以.
取,因为,所以.
所以,即弦的斜率随单调递增.
解法二:设函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