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 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2 工程概况 1
3 冬季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
4 冬季施工措施 2
4.1 生活区冬季施工措施 2
4.1.1 项目部、施工队 3
4.1.2 各隧道施工工区 3
4.2 生产区冬季施工措施 3
4.2.1 钢筋工程施工措施 3
4.3 搅拌站冬期施工措施 4
4.3.1 砂石料暖房及上料区保温棚 4
4.3.2 砂石料和搅拌站的加热供暖系统 5
4.3.3 搅拌站用水供应管线 6
4.3.4 搅拌站防护 6
4.3.5 外加剂的使用 6
4.3.6 混凝土运输车保温 6
4.3.7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 6
5 其它防护保障 8
5.1 施工设备的保障 8
5.2 材料供应保障 8
5.3 检查制度的保障 8
5.3.1 制定检查制度 8
5.3.2 质量检查 8
5.3.3 安全检查 8
5.3.4 物资、设备供应的保障检查 8
5.3.5 施工道路保障 8
6 建立有效的冬季施工管理机制 9
6.1 建立冬季施工保证体系 9
6.2 建立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9
7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9
7.1 混凝土温度检查 10
7.2 混凝土加热养护技术规定 11
7.3 模板的拆除技术规定 11
8 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
8.1 建立健全安全冬季保证体系 11
8.2 冬期施工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法规和规程 12
8.3 冬季施工安全要点 12
附:拌和站热工计算说明。 13
隧道冬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
2、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三标施工合同文件;
3、铁道部关于铁路施工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4、我单位多年从事铁路、公路、地铁等工程的施工经验;
5、根据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地区气象信息、气候状况。
1.2 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及铁道部所制订有关冬季施工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条例,并做到模范守法、文明施工。
2、根据本标段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针对要求进行冬季施工的二条隧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以成熟的施工技术、严密的冬防措施及先进的机械设备, 确保隧道冬季施工的质量、安全,按期为业主提供一个优质的工程产品。
2 工程概况
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工程三标段,起讫里程为改DK381+747~改DK395+200,正线长度13.453公里范围内的改移道路、路基、桥涵、隧道、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等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全部工程。主要包括红池隧道、转心湖隧道、转心湖大桥等工程内容,其中红池隧道进口里程改DK381+754,出口里程改DK387+375全长5621m,转心湖隧道进口里程改DK388+385,出口里程改DK395+061全长6676m。
本区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天干旱漫长,夏季湿热短暂,春季多风,属严寒地区。冬季长达5个月之久,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车外面采用专用保温被进行保温 4.2.1.2冬季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焊接与加工时,必须在封闭钢筋棚内进行。 4.2.1.3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必须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冬季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4.3 搅拌站冬期施工措施
当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5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的施工按冬期施工办理。
拌和站保温供暖设置如下:
4.3.1 砂石料暖房及上料区保温棚
4.3.1.1砂石料供暖加热采用钢结构保温暖房。暖房为单跨结构,包括一个砂仓和三个碎石仓。料仓跨距约10米,进深为20米,满足进料车卸料和装载机上料要求。料仓净高8.5米,满足最大进料车的卸料高度,储料高度可达4米,单台拌和机加热备料可达3200m3,满足80m隧道衬砌混凝土的需求量,并保证灌注前7天将砂子、碎石备入暖房加温,倒运时采用分层入库的分法,避免因料堆体积过大,局部砂石温度达不到要求。
4.3.1.2结构构造:整个暖房采用维护结构,防止上料时铲车破坏。墙体采用370厚墙,3m高,并设构造柱,采用φ219直径钢管作立柱(下部与砼锚固,上部直接砌入墙内),顶部采用钢管缀条钢架,纵向采用C160*60*20*2.5连接,四周及顶部采用10cm厚彩钢板全封闭,以保证房屋结构的整体性和抵抗砂石料对墙体产生的侧压力。
4.3.1.3暖房排水系统:为了防止暖房及防护结构屋面面层因积雪水而下陷,脱落,一方面对屋面设计为人字坡形式便于排水所积雪水及时进行清理,如雪过大,人工进行棚顶处理,另一方面在棚内设置地面排水沟,便于拌合站内积水集中排出。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