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预防气象灾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预防气象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台风、暴雨、寒潮和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2)认识到监测防御灾害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2)能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性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情感目标(1)知道应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2)提醒人们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害的产生。
教学内容和过程:
引入:通过对气候资源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种类很多,本节课重点学习几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涝和干旱。
什么是台风和寒潮?2.台风和飓风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1.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见下图)。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台风可以说是大气长河的中的一个旋涡,一边旋转一边前进。而寒潮是指: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气象灾害的特点
?暴雨洪涝是常见的气象灾害。你知道还有那些灾害吗?我们应该怎样防范呢?我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主要气象灾害具有以下特点:
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灾害影响范围大 ,气象灾害年年都会发生,一般每年发生上百次。
气象灾害损失大 每年我省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一般占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8%.
气象灾害发生具有季节性 低温冷害一般发生在春季和秋季;雪灾、雨凇、雪凇、冻害等发生在隆冬季节;干旱发生在一年四季,但以夏季和秋季最为严重;洪涝灾害一般发生在4-7月,以六月份最为多见。
常见的气象灾害
种类 灾害表现 防御措施 暴雨洪涝 暴雨(6小时降雨量在50mm以上)、洪涝、农田被淹、财物受损 监测、预报、预防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干旱 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粮食减产、饮水困难、社会经济不稳 农林牧结合,加强农田水利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台风 台风带来强风、特大暴雨 监测、预报、防灾,减灾 低温冷害 低温、冻雨、暴雨天气等使农作物受冻、建筑物损坏 提前发布消息或警报,做好预防工作 ??????????????????????????????????????????????
?
台风在水平方向上有三个明显的不同部位。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区、云墙区和旋转雨带。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压最低,温度最高,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大的可达60~70千米。身临其境的海员把台风眼称为台风中的“世外桃源”。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十几米的云墙区,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于此。云墙外是旋转雨带,由几条雨带呈反时针方向、螺旋状向云墙四周辐合。雨带宽约几十千米或几百千米,长约几千千米。螺旋而带所经之处降阵雨。不可以。因为台风是一边旋转一边前进的,也就是说台风眼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要想使船只始终保持在台风眼区是很难办到的。更何况,台风眼四周有巨大的云墙和狂风恶浪,破坏力最强,船只很难安全进入台风眼。所以,若遇台风,最好设法避开它,千万不要盲目往台风眼里闯。
教师补充:台风的危害:损坏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毁坏水利工程等。寒潮的危害:强烈降温造成冻害,危及农作物生长;大风会摧毁建筑物、使通信和交通受阻。读图提问:(读课本第60页2.43图)回答:世界台风的多发地带在哪里?影响我国的台风的活动路径是什么?教师小结: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全世界大概每年要发生80个台风,一半以上在北太平洋,而西北太平洋又占了多数。图中所示,台风的活动路径有:一是向西北方向移动,趋近华南、东南沿海、台湾、华东沿海,在沿海一带登陆;一是向偏北或东北方向移动,在日本登陆或向日本以东方向移去。而我国正好位于西北太平洋的西北方向,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学生讨论:如何减轻台风和寒潮灾害?教师小结:减轻灾害的措施:台风: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寒潮: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列表归纳:比较台风和寒潮在发生时间、影响范围、造成的灾害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异同点。
教师小结:引入:台风和寒潮灾害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长时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就是我们常见的水旱灾害。资料:1.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