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简介微观经济学中山大学张丰教授模板.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博弈论简介1、博弈论简介至今没有一个理想的模型可以解释形形色色的寡头垄断市场,现有工具内不能完全解释寡头市场或总结出所谓的主要规律。为此,人们发展出了新的工具,博弈论。博弈论(Game Theory)又名对策论,游戏论失火了,屋里人很多,你往哪个门跑—这就是博弈你的行动结果不仅取决于你的策略选择,同时也取决于他人的策略选择。它研究个体或组织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情况下如何进行最优决策。博弈论是50年代数学家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获得了巨大的应用。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3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哈桑尼。博弈论是关于社会,而不是关于自然的。?中国人研究博弈论是有优势的?《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厚黑学》都是博弈论教材,如何在人与人的博弈中取得成功。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美国数学家John F. Nash; 德国经济学家Reinhard Selten; 美籍匈牙利经济学家John C. Harsanyi。 1928年Nash出生于美国,1950年获Princeton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MIT和Princeton大学。其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首次区分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并且提出了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概念。后来人们发现,早在1938年法国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古诺(Cournot)关于双头垄断(oligapoly)的著作中,曾提出Nash均衡的观念。 2002年《美丽心灵》获多项奥斯卡奖。 1930年 Selten出生于现属于波兰的德国城市,196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柏林自由大学、比勒菲尔特大学和波恩大学。 Selten的主要贡献是首次对分析动态策略交互作用深化了Nash均衡的概念。 1920年Harsanyi出生于匈牙利,1947年获布达佩斯大学博士学位,后逃亡澳大利亚,再到美国,1954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于2000年去世。 Harsanyi研究和分析了不完全信息博弈,从而为信息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1996年,两位将博弈论应用于不对称信息下机制设计的经济学家莫里斯(Mirrlees)和维克里(Vickrey)获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Akerlof)、斯蒂格利茨(Stiglitz)和斯宾塞(Spence)因运用博弈论研究信息经济学所取得的成就而成为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博弈的规则或研究框架(1)博弈参与者(player),博弈论分析假定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2)策略空间,博弈参与者必须知道他自己及其对手的策略(strategy)或行动选择范围。(3)决策行为结果。博弈论用数字表示这类结果(可评价优劣高下),并称之为收益(payoff、支付) 。博弈的分类一、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参与者行动的先后顺序,静态博弈是同时作出决策(不了解对手的决策方案),动态博弈是参与者先后作出决策(后行动的人知道先行动者的行动方案)。二、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对其他参与者收益支付信息的掌握程度。 不完全信息博弈中至少有一人不能确切了解其它决策者收益函数。三、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能否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合作博弈强调集体理性。(经济学主要讨论非合作博弈)四、一次性博弈与重复博弈 博弈重复多次进行。(注意区分动态博弈)博弈的分类 严格地讲,博弈论并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方法,应用范围除经济学外,还包括政治学、军事学、外交学、国际关系学、犯罪学等。但为何博弈论受到经济学的重视呢?主要原因有: ⑴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得到最广泛、最成功的应用,尤其在寡头市场理论中得到直接的应用。 ⑵博弈论的许多成果也是借助于经济学的例子来发展的,经济学家对博弈论的贡献最大。 ⑶博弈论与经济学的研究模式一样:理性人在给定约束条件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由于上述原因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坦白不坦白2、博弈论基本模型囚徒困境(完全信息静态博弈)(A、B共同犯罪被抓,警察分开审问) B A 坦白 不坦白 A = 10年A =25年 B = 10年B = 1年 A = 1年A =3年 B = 25年B = 3年不管B坦白不坦白,我坦白总是会少坐一些牢每一个人的结局不仅取决于自身的选择,同时也取决于对手的选择囚徒困境(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囚徒的困境(Prisoners’ Dilemma)”,从博弈论角度看,这是一个存在占优均衡的博弈:因为对囚犯A,B来说,无论对方如何选择,“坦白”都是各自的最优选择。虽然从两名囚犯共同利益看,最好的选择是合作,即同时选择保持沉默,然而,由于猜忌,试图获得更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