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中常见风险防范引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护理风险的管理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特殊的服务工作,具有特殊的服务对象,以及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很多时侯护理行为是不能预料的。与病人接触机会多等特点,同时,护士面对的是病人群体,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社会文化、职业等背景,而且每个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态度、认知程度亦不一样,这一特殊性决定护理行为中存在许多风险,任何疏忽和闪失都会给病人带来无法挽回和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所造成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评估风险:从影响和概率方面确定其重要性: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预见并且评估其风险的程度,发生的原因;对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评估。运用海因里希法则评估其发生的频率、强度、原因及造成的损失。应对风险:风险预防:护士长贯彻执行护理部风险管理制度,每个月组织科内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分析现存和潜在的风险,寻找制定规避风险的措施,分析风险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制定整改措施。工作繁忙、重病人多时,要根据技术的难易程度和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分配工作,对身体状况和情绪欠佳者,要给予照顾和疏导,对轮转护士及新上岗护士,应加强岗位培训,主动帮助其渡过岗位适应期,每天工作量合理安排周末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注意老中青护士合理搭配,不允许随意换班,避免无法应对紧急情况。安排工作细致、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严抓核心制度的落实,不流于形式。 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各项治疗情况,化被动为主动,及时更好地解决病人的各种问题。 护理风险控制与备案:鼓励护士主动报告,定期组织护士交流,分享经验与教训,起到警示作用。避免以问责为主要手段来管理差错事故。
二、医嘱风险
三、各种管路风险
四、护理文件书写风险
五、急诊急救风险
六、标本采集风险
七、职业暴露风险
一、用药风险
1药物的质量,如:瓶口松动、瓶身裂隙、药物浑浊变质等。
2 药物未在有效期内使用。
3 药剂量错误。错误执行医嘱或医嘱有错误而致用药剂量过小或过大;摆药时未认真核对致剂量错误;短时间内输注速度过快导致进入体内的药量过大。
4 药物保存、使用不当。应避光放置使用的药物暴露在日光下,导致变色、药效降低,如硝普钠、对氨基水杨酸钠,要求低温保存的在常温下保存,胰岛素、破伤风血清。
5 用错药物。同一病人摆错药、如头孢硫米摆成头孢哌同;不同病人之间药物用错,如应给甲的药物错给乙用上。
6 用药时间错误。延迟用药或提前用药使药效受到影响。如医嘱为地塞米松5毫克输血前静滴,护士在输血后才给;
7 用药途径错误。应该外用、内服、静脉,肌肉等用药时,给药途径出现错误。如硫酸镁,口服、肌注、静脉三途径给药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8细节重视不足。如甘露醇破损后导致瓶壁有白色污物、一瓶液体多个医嘱标签,易导致病人的疑虑。
9用药过程中观察巡视不及时。药物外渗、续瓶不及时等。
10.药物与医疗用具之间相互作用,如PVC的营养袋对胰岛素的吸附作用,使输入体内的胰岛素的量减少。
用药风险管理
1. 药品归类管理
药物应归类放置、固定位置、标签明确、定期检查。毒麻限剧药物单独存放并加锁保管。具有高风险的药物如:10%氯化钾应小盒放置,再存放于贴有红色醒目标签的大盒内,不单支存放。这样,取用时增加核对次数。各种液体放置的橱柜上分别贴好标签,分别放置。为了保证药物在有效期内使用,病房内备用药物数量应合适;在放置药物时应将新领的药物放在药橱的里侧或原药物的下面,应定期清理。
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50年代,由我国护理前辈黎秀芳老师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三查七对”制度和程序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医院的核心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有效的控制用药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用药五正确
药名正确
病人正确
剂量正确
途径正确
时间正确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输液是否通畅、输液速度是否符合要求,输液部位皮肤组织是否正常。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加强病情观察。
4特殊药物应在瓶身标签上用彩色蜡笔注明滴速、时间、剂量等,一目了然,避免出现用药错误。
5加强用药指导,注重病人的感受,如做好用药指导,病人会觉得你知道他所用的药,你是重视他的,病人会对你很信任。加强细节管理,遇到瓶壁污物、更改医嘱瓶签时一定要仔细处理,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保持原瓶的商品签的原型及清洁,必要时放弃不用。
6新药首位护士负责制
护士在处理遗嘱时发现为新药医嘱即为首位护士,负责阅读药品说明书,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