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A前列腺癌指南内分泌治疗解读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该实验选择淋巴结阴性高危前列腺癌患者(T2-4, PSA20ng/ml或GS7),在盆腔放疗 (全盆腔44Gy/4.5周)前列腺放疗 (70Gy/7周)的同时分别给予18个月和36个月雄激素阻断治疗,两组基线患者特征分布均衡可比,中位随访时间77个月。 * 结果显示36个月和18个月两组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 * 我们可以看到如结果图标所示,36月持续雄激素阻断与18月持续雄激素阻断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18月以上持续雄激素阻断治疗可以作为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参考时间 * 因此,间歇内分泌治疗方面,IHT的基础是间歇去势,因而只有可以取得去势效果的药物才能被考虑;诱导期至少持续6-9 个月;只有在患者有明确的PSA反应后才能停止治疗;当有临床进展或PSA上升超过经验性阈值时重新开始治疗。依据取得PSA最低点需要的时间,与诱导期相同,治疗至少持续6-9月;必须严密随访,每3–6 月检测PSA;潜在的风险:应该注意间歇期肿瘤是否会发生快速进展。 * 新版指南中对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治疗还有一项全新增加的条目,指出前列腺癌接受去势治疗后,体内仍存在低水平雄激素,前列腺也可产生雄激素,醋酸阿比特龙通过抑制雄激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CYP17,从而抑制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细胞的雄激素合成。目前用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mCRPC患者,或不适合化疗的症状性 mCRPC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化疗后有病情进展的mCRPC患者的一线治疗。国际COU-AA-301注册研究证明,对于多西他赛化疗后病情进展的mCRPC患者,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组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相比对照组生存期延长了4.6个月,降低死亡风险26%。国际COA-AA-302注册研究证明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mCRPC患者,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组中位生存期,35.3个月(迄今为止所报道的最长CRPC患者生存期),相比对照组生存期延长了5.2个月,降低死亡风险21%,影像学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7%。 * 在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方面,由于去雄激素治疗可以因为血中睾酮水平的显著降低而引发一系列相应并发症,并且代谢并发症成为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致死原因,超过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新版指南着重强调了代谢并发症的监测。 * 总体而言,2014版CUA指南对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等,做了全面的、与时俱进的更新,在前列腺癌内分治疗中:去势治疗应首先考虑药物去势,而LHRH类似物是目前的主要方式;长效LHRH类似物3个月的剂型比1个月的剂型更方便,且效果相当;辅助内分泌治疗,应考虑至少维持18个月;内分泌治疗时,应注意随访代谢并发症;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是内分泌治疗的新进展。 * 以上是我今天演讲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关注,谢谢! * 2014版更新部分解读 IHT的基础是间歇去势,因而只有可以取得去势效果的药物才能被考虑 诱导期至少持续6-9 个月 只有在患者有明确的PSA反应后才能停止治疗 当有临床进展或PSA上升超过经验性阈值时重新开始治疗。依据取得PSA最低点需要的时间,与诱导期相同,治疗至少持续6-9月 必须严密随访,每3–6 月检测PSA 潜在的风险:应该注意间歇期肿瘤是否会发生快速进展 中国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2014. 间歇内分泌治疗 2014版更新部分解读 中国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2014. 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治疗 这一项是全新增加的: 前列腺癌接受去势治疗后,体内仍存在低水平雄激素,前列腺也可产生雄激素,醋酸阿比特龙通过抑制雄激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CYP17,从而抑制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细胞的雄激素合成。目前用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mCRPC患者,或不适合化疗的症状性 mCRPC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化疗后有病情进展的mCRPC患者的一线治疗。 国际COU-AA-301注册研究证明,对于多西他赛化疗后病情进展的mCRPC患者,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组中位生存期为15.8个月,相比对照组生存期延长了4.6个月,降低死亡风险26%。 国际COA-AA-302注册研究证明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mCRPC患者,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组中位生存期,35.3个月(迄今为止所报道的最长CRPC患者生存期),相比对照组生存期延长了5.2个月,降低死亡风险21%,影像学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7%。 2014版更新部分解读 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 去雄激素治疗可以因为血中睾酮水平的显著降低而 引发一系列相应并发症,包括: 潮热 性欲减退 勃起功能障碍 男性乳房发育
显示全部